绣阁重阑红,琼天四面碧。
晻蔼灵岩秋,挂眼无一尺。
梵塔孤城浮,锦帆太湖画。
袖底篁鸟声,散入水云白。
我御衫五铢,奈何六合窄?
让渠如圹营,结秀坐龙脉。
撷其初菊枝,归沿溆南夕。
回眄颓阳光,寂寂照空驿。
【赏析】
《游木渎钱氏园三章·其三》写诗人游览木渎的钱氏园林,所见所闻。首联写景,以“绣阁”和“红”字点出园林的华丽、富丽堂皇;颔联写秋景,用“四面”和“碧”字渲染秋意之浓;颈联写湖光山色,“袖底篁鸟声”是虚写,以动衬静,衬托出园林的幽静。尾联写诗人的感慨之情,以“奈何”二字点出诗人的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清丽。
“绣阁重阑红,琼天四面碧。”
绣阁:装饰华丽的楼阁。重阑:多重栏杆。红:指楼阁上的红色装饰物。琼天:指天空。
此联先从视觉角度描写园林的华丽。
“晻蔼灵岩秋,挂眼无一尺。”
晻蔼:昏暗不明貌。灵岩:山名。无一尺:形容山高入云。
此联再从视觉角度描写园林的高峻。
“梵塔孤城浮,锦帆太湖画。”
梵塔:佛教寺庙中供奉佛像的塔,这里比喻园林中的佛塔。孤城:指孤立的山峰。太湖画:太湖风景如画。
此联又从视觉角度描写园林的秀美。
“袖底篁鸟声,散入水云白。”
篁:竹林。此句写听到竹林里的鸟鸣声,而声音飘荡在水面上,与白云融为一体。这一句写听觉感受。
“我御衫五铢,奈何六合窄?”
御衫:穿在身上的衣服。五铢:货币单位,此处借指金钱或地位。六合:天地四方。
这句是反问句,意思是说:自己穿着价值不菲的衣服,却身处狭小的空间里,感到无可奈何。
“让渠如圹营,结秀坐龙脉。”
让渠:使园林的布局如同墓地一般。圹:墓地。营:安排。秀:美丽的景象。坐龙脉:指园林内的山水景色宛如蜿蜒曲折的龙脉(山脉)一样。
这句的意思是说:让园林的布局如同墓地一般,美丽的景观宛如蜿蜒曲折的龙脉,让人赏心悦目。
“撷其初菊枝,归沿溆南夕。”
撷:采摘。初菊:刚刚长出的花骨朵。溆南:溆浦县南面。
这句意思是说:采集那些刚刚长出的花骨朵,沿着溆浦县南面的小路回家去。
“回眄颓阳光,寂寂照空驿。”
回眄:回头看。颓阳:落日余晖。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途中休憩、饮食及睡觉的地方。
此联写诗人回到驿站时的情景。回眸间看到落日余晖,寂静地照射在空旷的驿站上。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原籍山西祁县,迁家至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进士。历官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太子中允等职。天宝末,为给事中。安史之乱起,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公元75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王维因参与忠言逆耳的议论,被贬至太子中允。晚年在洛阳以诗画自娱自乐。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尤擅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善于将诗、画、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在文学艺术上成就极高,有“诗佛”之称。他的诗风格雍容淡雅,清空灵秀,后人誉他为“天下第一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