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邱今龙门,于君为父事。
夙爱越庸格,真在非幸冀。
节帆下江渚,朔风高方寒。
何期飘泊中,得慰平生欢。
拥裘语篷烛,霜气逼髯冷。
烛灺江月斜,冰岸苇无影。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 其七 云阳话旧太邱今龙门,于君为父事。
夙爱越庸格,真在非幸冀。
节帆下江渚,朔风高方寒。
何期飘泊中,得慰平生欢。
译文:
太和年间的周泰是现在的龙门人。他对待你如同父亲一般。
你从小就喜欢越地的风俗习惯和高尚的品质,这些品质并不是偶然得到的幸运。
你的船只带着节杖,在江边停靠。北风凛冽,高高地刮着。
没有想到在这漂泊不定的生活中,还能得到你如此的快乐和安慰。
你抱着裘衣坐在船篷下的烛光中,寒冷的气温使你的胡须都冻得发冷。
烛光映照着江面,月亮斜照在江水之上。冰封的河岸上没有苇叶的影子。
注释:
- 太和:指唐代宗李豫年号。
- 龙门: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
- 于君:指诗人的朋友周泰。
- 越庸格:越地的风俗习惯。
- 真在非幸冀:真正的价值不是侥幸得来的。
- 节帆:带有节板的船帆。
- 方寒:极寒。
- 飘泊:四处流浪。
- 平生:一生。
- 拥裘:抱着裘衣。
- 篷烛:船篷下的蜡烛。
- 霜气:因温度降低而出现的水蒸汽凝结成霜的现象。
- 灺:同“烬”,燃烧剩下的灰烬。
- 江月:指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江面上。
- 冰岸:被冰雪覆盖的地面或水面。
- 苇无影:因为冰封,所以无法看见苇叶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周泰的怀念之作,表达了他对周泰的深厚友情。诗中通过描绘周泰的生活场景、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周泰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