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下淮北,入晚飞涛碎群绿。
今年五月南入江,晓雨连山出新沐。
浮玉鲜翠焦山青,低鬟绰约如媚晴。
中流北固闪金碧,画鸾插翅翔复停。
层楼高染石萝色,回潮暗挟虚钟声。
钟声未绝潮忽怒,怒潮山立山与平。
西帆东鸟乱无所,楚天越海齐大冥。
扣舷浩唱吾竛竮,龙气上涌衣裾腥。
但疑日没已垂夕,渐闻人籁知有城。
天吴跳掷驱百灵,金支隐现虹霓旌。
谁于烟尾划霞彩,若摩镜垢还空明。
风杨乍整燕为集,岸芦尚飒鸥早醒。
遥峰几笏见淮海,清气一往连幽并。
可怜铁瓮百破碎,当时枉渎萧梁兵。
孙吴曹魏亦草莽,但馀石马窥屯营。
元嘉隐士娱水竹,润州节度开轩楹。
春芜匝垄变牛宅,风雅何问勾吴亭。
干戈文字两消歇,明日山川亦陈迹。
山川变幻况须臾,吾身哀乐安有极?
【注释】:
去年三月下淮北,入晚飞涛碎群绿:去年三月份,我来到淮河以北。
今年五月南入江,晓雨连山出新沐:今年五月份,我从南方进入长江,清晨的雨淋湿了山岳。
浮玉鲜翠焦山青,低鬟绰约如媚晴:浮在水面的玉石、鲜花和翠鸟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仿佛是美女的娇美容颜。
中流北固闪金碧,画鸾插翅翔复停:中游的江北有一座坚固的城池,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层楼高染石萝色,回潮暗挟虚钟声:高楼之上,水气蒸腾,染得石萝呈现出紫色。
回潮暗挟虚钟声:随着潮水的流动,隐隐传来钟声。
钟声未绝潮忽怒,怒潮山立山与平:钟声尚未结束,潮水突然变得狂暴起来,使得山峰矗立,与平原齐平。
西帆东鸟乱无所,楚天越海齐大冥:西边的船只和东方的鸟儿都陷入了混乱,天空变得越来越暗淡。
扣舷浩唱吾竛竮,龙气上涌衣裾腥:站在船头,我高声吟咏,感觉衣服上都弥漫着龙的气息。
但疑日没已垂夕,渐闻人籁知有城:但是,我怀疑太阳已经落山,只听到人的声音,才知道那里是一座城市。
天吴跳掷驱百灵,金支隐现虹霓旌:天上的神仙在跳跃着,驱赶着各种神灵。
谁于烟尾划霞彩,若摩镜垢还空明:有人在烟云之中挥舞着霞光,就像摩挲着镜子一样,让它恢复了清澈明亮。
风杨乍整燕为集,岸芦尚飒鸥早醒:风儿吹动着树叶,燕子聚集在一起;岸边的芦苇还在飒飒作响,早醒的鸥鸟展翅高飞。
遥峰几笏见淮海,清气一往连幽并:远处的山峰如同几块笏板般高耸,清风吹拂着这里,一直延伸到幽州的边界。
可怜铁瓮百破碎,当时枉渎萧梁兵:可惜那古老的铁瓮已经破碎不堪,当年这里曾是萧梁军队的驻地。
孙吴曹魏亦草莽,但馀石马窥屯营:孙权、曹操和魏文帝的时代也曾经是草莽之地,只有残留的石马在窥探着军营。
元嘉隐士娱水竹,润州节度开轩楹:在元嘉年间,有一位隐士喜欢在水边竹子丛中游玩,润州的节度使也曾在此建起了华丽的楼阁。
春芜匝垄变牛宅,风雅何问勾吴亭:春天的土地上长满了野草,曾经的牛舍现在变成了一座亭子,这些变化与当地的文化无关。
干戈文字两消歇,明日山川亦陈迹:战争和文字都逐渐平息下来,明天这里的风景也将成为过去的记忆。
山川变幻况须臾,吾身哀乐安有极?:大自然的变化是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欢乐和悲伤会达到何种程度。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渡江时即景抒情之作,描绘的是江南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江南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壮丽多姿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开篇即描绘了淮北的壮丽景色。“去年三月下淮北”,诗人回忆起去年三月份离开淮河以北的经历,那时正值初春时节,淮北的山水风光已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入晚飞涛碎群绿”,随着夕阳西下,淮北的江面上波涛汹涌,将周围的绿色植被都卷入其中。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淮北江面的独特景象。
诗人又描述了自己从南方进入长江的经历。“今年五月南入江”,今年五月份,他从南方进入长江。“晓雨连山出新沐”,清晨的雨后,山峦连绵,江水涌动,仿佛是刚刚洗过澡的新面孔。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江南的山水之美。
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继续描绘了中游江北一带的壮丽景色。“浮玉鲜翠焦山青”,江面上飘浮着晶莹剔透的玉石,五彩缤纷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青山苍翠欲滴。而“低鬟绰约如媚晴”,则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的女子们轻盈婉约的身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迷人。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诗歌并未止步于此,它继续描绘了中游江北一带的历史遗迹。“中流北固闪金碧”,在中游的江北,有一座坚固的城池,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而“画鸾插翅翔复停”则生动地描绘了这座城池上的飞檐翘角和雕花图案。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历史遗迹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诗人又描绘了自己站在船头的情景。“层楼高染石萝色”,高高的楼房之上,被石头覆盖的色彩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紫色。而“回潮暗挟虚钟声”,随着潮水的变化,隐隐传来了钟声。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并未止步于此,它继续描绘了自己的感受。“但疑日没已垂夕,渐闻人籁知有城”,我怀疑太阳已经落下,只听到人声,才知道这里是一座城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
诗人再次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天吴跳掷驱百灵,金支隐现虹霓旌”,天上的神祇在跳跃着,驱赶着各种神灵。而“谁于烟尾划霞彩,若摩镜垢还空明”,有人在烟云之中挥舞着霞光,好像擦去了镜子上的污垢一样。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神奇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之情。
诗歌还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和历史遗迹。“风杨乍整燕为集,岸芦尚飒鸥早醒”,微风吹动着杨柳树梢,燕子聚集在一起;岸边的芦苇还在飒飒作响,早醒的鸥鸟展翅高飞。这两句诗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生态。
诗歌还描绘了历史遗迹和人物形象。“遥峰几笏见淮海,清气一往连幽并”,远处的山峰如同几块笏板般高耸,清风吹拂着这里,一直延伸到幽州的边界。而“可怜铁瓮百破碎,当时枉渎萧梁兵”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再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孙吴曹魏亦草莽,但馀石马窥屯营”,孙权、曹操和魏国的时代也曾经是草莽之地,只有残留的石马在窥探着军营。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历史的辉煌历程,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之情。同时,诗歌也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