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江万沫飞青雨,白昼阗阗闹钲鼓。
下流争避龙船来,一泻飞翎脱雕弩。
龙颔滉漾明月珠,龙衣五彩垂流苏。
豹麾豸钺肃天仗,盖幡孔翠屏珊瑚。
翩翩画桨打菱叶,袅袅花竿惊鸭雏。
回风细乐极窅眇,衮旒绚饰尸童姝。
江淮近俗效蛮粤,如此穷饰他所无。
鸱夷流泊汨罗放,二灵不死均与胥。
谁创淫祀据稗乘,十姨五圣同讹诬。
五月五日入霉节,一雨半月城郊芜。
廛民拭目俟晴朗,及晴鬨市从嬉娱。
典衣鬻环助神醉,租税若可宽须臾。
君不闻黄流如海京门注,河伯无灵老蛟怒。
郊水沄沄鱼入门,城云惨惨鸦愁树。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确定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诗的主题是描写端午节的竞渡活动,通过对龙船的描述和对当时社会风俗的讽刺,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空江万沫飞青雨,白昼阗阗闹钲鼓。
  • 空江:宽阔的江面。
  • 万沫:无数泡沫。
  • 飞青雨:形容雨势猛烈。
  • 白昼:白天。
  • 阗阗(tián tián):热闹的声音,形容锣鼓声。
  1. 下流争避龙船来,一泻飞翎脱雕弩。
  • 下流:江水下游。
  • 争避:争相躲避。
  • 龙船:用龙形装饰的船。
  • 一泻:形容水流急速。
  • 飞翎:指船帆上的羽毛。
  • 脱雕弩:摆脱了沉重的弓箭。
  1. 龙颔滉漾明月珠,龙衣五彩垂流苏。
  • 颔:下巴。
  • 漾:波纹荡漾。
  • 明月珠:比喻明亮的眼睛。
  • 龙衣:龙形的服装。
  • 五彩:多种颜色。
  • 垂流苏:垂着流苏。
  1. 豹麾豸钺肃天仗,盖幡孔翠屏珊瑚。
  • 豹麾:用豹皮装饰的指挥棒。
  • 豸钺:用牛角装饰的兵器。
  • 肃天仗:庄严地排列着天兵天将。
  • 盖幡:车盖的布幔。
  • 孔翠屏珊瑚:用绿色翡翠屏风和红色珊瑚装饰。
  1. 翩翩画桨打菱叶,袅袅花竿惊鸭雏。
  • 翩翩:轻快的样子。
  • 画桨:有花纹的船桨。
  • 打菱叶:划动船桨时,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 袅袅:轻盈的样子。
  • 花竿:船上装饰的花状竹竿。
  • 惊鸭雏:惊动了小鸭子。
  1. 回风细乐极窅眇,衮旒绚饰尸童姝。
  • 回风:回旋的风。
  • 细乐:轻柔的音乐。
  • 窅眇(yǎo miǎo):深远。
  • 衮(guàn)旒:古代帝王冕服上的彩色玉串。
  • 绚饰:华丽地装饰。
  • 尸童姝(shū shú):美丽的女子。
  1. 江淮近俗效蛮粤,如此穷饰他所无。
  • 江淮:长江下游地区,包括今天江苏、安徽等地。
  • 近俗:当地习俗。
  • 效蛮粤:模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
  • 穷饰:极端华丽的装饰。
  • 他所无: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1. 鸱夷流泊汨罗放,二灵不死均与胥。
  • 鸱夷:古代的一种袋子,用来装废物。
  • 流泊:流放到边远之地。
  • 汨罗: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岳阳市附近。
  • 二灵:指屈原和伍子胥。
  • 不死:永远活着,不死去。
  • 均与胥:都在一起受苦受难。
  1. 谁创淫祀据稗乘,十姨五圣同讹诬。
  • 淫祀:迷信的祭祀活动。
  • 据稗乘:依据荒诞不经的书籍。
  • 十姨五圣:传说中十个美女和五位仙女。
  • 讹诬(é wū):虚假的说法。
  1. 五月五日入霉节,一雨半月城郊芜。
  • 五月五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霉节:潮湿的季节。
  • 一雨:一场大雨。
  • 半月:半个月的时间。
  • 城郊芜:城市郊区被雨水淹没。
  1. 廛民拭目俟晴朗,及晴鬨市从嬉娱。
  • 廛民:城市里的居民。
  • 拭目:擦亮眼睛,准备看热闹。
  • 俟晴朗:等待天气晴朗。
  • 鬨市:喧闹的市场。
  • 嬉娱(xī yú):快乐地玩耍。
  1. 典衣鬻环助神醉,租税若可宽须臾。
  • 典衣:卖衣服以筹措资金。
  • 鬻环:卖首饰以筹措资金。
  • 神醉:使神灵陶醉。
  • 租税:政府征收的税收。
  • 须臾(wū):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1. 君不闻黄流如海京门注,河伯无灵老蛟怒。
  • 黄流:黄色的河水。
  • 如海:像海洋一样广阔。
  • 京门注:京城城门下的河流。
  • 河伯:指河神。
  • 无灵:没有灵验。
  • 老蛟:老蛟龙,指河水中的生物。
  • 怒:生气,愤怒。
  1. 郊水沄沄鱼入门,城云惨惨鸦愁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