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捉搦歌,何如白铜蹄?
不是不能唱,颇怨知者稀。
诗句原文:
恼人捉搦歌,何如白铜蹄?
不是不能唱,颇怨知者稀。
赏析:
这首诗出自清代文学家姚燮的《企喻歌八章》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音乐才能未被广泛认知和赏识的感慨。”恼人捉搦歌”描绘了音乐的魅力及其带来的愉悦感受,但与那些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音乐的人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不是不能唱”意味着有才能却无法得到认可,而”颇怨知者稀”则反映了作者对这种情况的不满和抱怨。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他生活在清朝时期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他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希望通过文学艺术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姚燮的艺术创作涉及诗歌、绘画等多种领域,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一种对于音乐和才华被忽视的无奈和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