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庭小立晨索诗,静听鹊语墙东曦。
推门忽见故乡客,恍如梦寐还迷离。
先言吾室各无恙,然后款致寒暄辞。
胡为颜面似吾瘦,光彩大减乡居时。
尔因行路致劳悴,吾因久客多郁伊。
郁伊在客何能挥,劳悴祇与风尘欺。
幸为旧侣共为客,且乘佳日斟佳醨。
露光动槐凉有姿,初旭到檐明蛛丝。
高城独鸟白云远,空阶乱蝶苍苔肥。
颇如吾乡晚春候,藤床共泛青颇黎。
但无烟海蔚蓝色,暗浮山黛来染衣。
君出门时上元节,玉蛾方闹灯九枝。
邻家灯棚高过屋,正照吾屋三丫梅。
疏花缀梢极纤瘦,君过吾屋当见之。
曾见童子挽双髻,骑灯如马花前嬉。
花阴帘栊一篝影,娱此好夜须停机。
停机入厨办羹脯,酌我堂上欢解颐。
应将别后琐屑事,浼君传慰羁人思。
羁人思家已两月,两月无信颇怪疑。
【解析】
此题为诗歌赏析,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第一联:清晨在庭园里站立着,等候友人来留我饮酒并询问家中的情形。系之以诗。
第二联:推开门看见故乡人,恍如在梦中还迷乱。先言吾室各无恙,然后款致寒暄辞。
第三联:胡为颜面似吾瘦,光彩大减乡居时。尔因行路致劳悴,吾因久客多郁伊。
第四联:郁伊在客何能挥,劳悴祇与风尘欺。幸为旧侣共为客,且乘佳日斟佳醨。
第五联:露光动槐凉有姿,初旭到檐明蛛丝。高城独鸟白云远,空阶乱蝶苍苔肥。
第六联:颇如吾乡晚春候,藤床共泛青颇黎。但无烟海蔚蓝色,暗浮山黛来染衣。
第七联:君出门时上元节,玉蛾方闹灯九枝。邻家灯棚高过屋,正照吾屋三丫梅。
第八联:疏花缀梢极纤瘦,君过吾屋当见之。曾见童子挽双髻,骑灯如马花前嬉。
第九联:花阴帘栊一篝影,娱此好夜须停机。停机入厨办羹脯,酌我堂上欢解颐。
第十联:应将别后琐屑事,浼君传慰羁人思。羁人思家已两月,两月无信颇怪疑。
【答案】
“幽庭小立晨索诗,静听鹊语墙东曦”,诗人一大早就来到庭院中迎接客人,静听喜鹊的鸣叫,这是多么宁静美好的早晨啊!“推门忽见故乡客,恍如梦寐还迷离”,推开门一看是久别的老友,诗人顿时恍如隔世的感觉。“先言吾室各无恙,然后款致寒暄辞”,朋友刚进家门就问家里一切都好吗?“胡为颜面似吾瘦,光彩大减乡居时”,原来朋友比自己憔悴多了。“尔因行路致劳悴,吾因久客多郁伊”,原来是由于你长途跋涉、旅途劳累所致;我也因为长期离家而感到忧愁。“郁伊在客何能挥,劳悴祇与风尘欺”,然而我却无法摆脱愁苦和忧郁的折磨,只能让它们像风吹尘土一般地随处飘落。“幸为旧侣共为客,且乘佳日斟佳醨”,幸好还有你这样的老朋友作伴,可以尽情地畅饮美酒了。“露光动槐凉有姿,初旭到檐明蛛丝”,清晨的露珠使槐树更加清亮,阳光照在屋檐上的蜘蛛网上也显得分外明亮。“高城独鸟白云远,空阶乱蝶苍苔肥”,站在高处远望,只见远处的高城的一座座楼阁被云雾缭绕着,显得朦胧模糊。“颇如吾乡晚春候”,“颇”同“如”,好像的意思;“吾乡”,家乡;“晚春候”,指晚春时节,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藤床共泛青颇黎”,我们坐在藤床上一起品尝着青瓷酒杯里的美酒。“但无烟海蔚蓝天,暗浮山黛来染衣”,“但”,只是,只;“烟海”,大海;“山黛”,青山的颜色;“染衣”,沾湿衣服。诗人用“烟海”、“山黛”来形容自己的衣着已经沾染上了山野的灰尘。“君出门时上元节,玉蛾方闹灯九枝”,“上元节”即元宵节;“玉蛾”,即彩灯;“灯九枝”,形容灯火辉煌,繁盛的景象。“邻家灯棚高过屋,正照吾屋三丫梅”,从邻居家的灯笼看过来,那高高的灯棚正好映照在我家门前盛开的三棵梅花树上。“疏花缀梢极纤瘦,君过吾屋当见之”,稀疏的梅花点缀在树枝上,真是纤细婀娜。“曾见童子挽双髻,骑灯如马花前嬉”,曾经见过有个小男孩扎着两个小辫子,骑着花灯在花丛中嬉戏的情景。“花阴帘栊一篝影,娱此好夜须停机”,花影婆娑落在帘栊上,形成一片篝火似的光影。在这美好的夜晚,应当停止织布了。“停机入厨办羹脯,酌我堂上欢解颐”,停下手中的活计去厨房烧菜,准备给家人烹制美味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一堂,举杯畅饮,开怀大笑,欢乐无比。“应将别后琐屑事,浼君传慰羁人思”,请把分别以后的一切琐事都告诉我,让我能够安慰一下思念亲人的心情吧!“羁人思家已两月,两月无信颇怪疑”,我思念家乡已经两个月了,可是却没有收到你寄来的家书,心中十分奇怪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