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埃如雾四圻塞,上薄阳乌赭昼色。
毕星失次荧惑光,农人仰天泣禾麦。
小民际皞熙,深恩托怀保。
不能报以丰年书,饿死填沟亦菅草。
侧闻雩祷来桑林,乃复忧我仁人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望雨吟四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黄埃如雾四圻塞,上薄阳乌赭昼色。
“黄埃”指的是黄色的尘土,“如雾”形容尘土浓厚到像雾一样。“四圻”指的是四方边界。整句诗的意思是,黄尘弥漫覆盖了四方边疆,太阳的光芒都被尘土遮蔽。
毕星失次荧惑光,农人仰天泣禾麦。
“毕星”是指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北方,而“荧惑”也是一颗星,代表火星。“失次”表示失去了正常的秩序。整句诗描绘了农民在干旱中仰望天空,期望降雨来滋润土地。
小民际皞熙,深恩托怀保。
“小民”指的是普通百姓。“际皞”形容天气晴朗。整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望。
不能报以丰年书,饿死填沟亦菅草。
“丰年”指丰收的年份。这句诗表达了农民因为无法得到降雨而导致的饥饿困境,即使被饿死,也只能与草根同葬。
侧闻雩祷来桑林,乃复忧我仁人心。
“侧闻”表示偶然听说。“雩祷”是一种祈求雨水的祭祀活动。整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的仁心是否能够得到体现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境地区的干旱景象,通过农民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对降雨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的“黄埃如雾”、“毕星失次”、“农人仰天泣禾麦”等词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情景,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氛围。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