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根穴万蠹,支干蟠九虬。
坚挠石为辅,丛灌斤未脩。
太精旁溢怒,元气中含幽。
下细乱黄发,上肿悬碧瘤。
云颠堕神鹤,月黑啼鬼鹠。
过墙忽拄地,杂木森相纠。
离离络藤藓,俯发还仰收。
柯裂洞尻腹,势侧穿角䚧。
白昼起龙蛰,阴火随雹流。
轮囷之所荫,其翠可一畴。
空山任偃蹇,禀性殊劲遒。
大栋倘有需,来当与子谋。

【注释】

巨根穴(穴:通“穴”,洞)万蠹:巨大的洞穴。蠹,蛀虫。支干:树枝。蟠:盘曲。坚挠石:坚硬的岩石。石为辅:岩石作为支撑物。丛灌:灌木丛。斤未脩:没有修剪过。太精旁溢怒,元气中含幽:精华溢出,元气内藏。太精:精华。旁溢:流出。怒:愤怒。元气:生命力。中含幽:含有隐秘的意思。下细乱黄发,上肿悬碧瘤:树干下部细小,乱长出黄色的叶子;上部肿胀,悬挂着绿色的瘤子。云颠:树顶。堕神鹤:从天空坠落的神鹤。月黑啼鬼鹠:在月光昏暗时发出叫声。鬼鹠,鸟名,即夜莺。过墙忽拄地:树木横穿墙壁而直达地面。杂木森相纠:参差不齐的林木互相交错。离离络藤藓,俯发还仰收:茂盛缠绕的蔓生植物。俯发,指藤蔓向上生长。仰收,指藤蔓向下垂落。柯裂洞尻腹,势侧穿角䚧:(柯)树皮开裂,穿透腹部,形状像侧穿的犀牛角。势侧穿角䚧: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景象。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树的七言律诗。全诗以“古树”为题,描绘了一株高大雄伟、枝干盘曲、枝叶繁茂的古树的形象,并借树抒怀,寄寓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

首联写古树之巨:“巨根穴万蠹,支干蟠九虬。”巨大的树根深扎大地,形成了无数个洞穴;粗壮扭曲的树枝盘旋交错,宛如龙蛇飞舞。

颔联写古树之坚:“坚挠石为辅,丛灌斤未脩。”坚硬的岩石作其支撑,灌木丛尚未修剪。

颈联写古树之精:“太精旁溢怒,元气中含幽。”这里的“太精”是指树之精华,它溢出,充满了周围的空间。

尾联写古树之景:“下细乱黄发,上肿悬碧瘤。”树的下部细小,乱长出黄色的叶子;上部肿胀,悬挂着绿色的瘤子。

整首诗通过对古树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命的顽强生命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古树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令人陶醉不已。同时,这首诗也寓含着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