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过城去,蛙声已盈屋。
渐茁新竹枝,来照佛面绿。
羁人爱凉爽,移书就檐读。
庭西累累梅,喜有半林熟。
邻翁来叩扉,携蔬劝醽醁。
顾视眉辅间,喜气隐相属。
注释:
第一句:“雨过城去,蛙声已盈屋。”
“雨过”:表示雨停,天空放晴。
“城去”:指从城市中出来,进入乡村。
“蛙声”:青蛙的鸣叫声。
“已盈屋”:表示声音充满了房屋,说明雨后的乡村环境十分宁静。
第二句:“渐茁新竹枝,来照佛面绿。”
“渐茁”:逐渐生长的意思。
“新”:新的,刚长出来的。
“竹枝”:竹竿或竹子上的枝条。
“来照”:光线照射。
“佛面”:佛前的佛像。
“绿”:绿色,这里指绿色的竹叶。
第三句:“羁人爱凉爽,移书就檐读。”
“羁人”:被囚禁的人。
“爱凉爽”:喜欢凉爽的地方。
“移书就檐读”:把书移到檐下阅读。
第四句:“庭西累累梅,喜有半林熟。”
“庭西”:庭院的西面。
“累累”:堆积的样子。
“梅”:梅花,这里指的是院子里的梅花树。
“喜有半林熟”:非常高兴看到一半的树林已经盛开了。
第五句:“邻翁来叩扉,携蔬劝醽醁。”
“邻翁”:邻居的老者。
“叩扉”:敲门。
“携蔬”:带来蔬菜。
“醽醁”:一种酒的名称,这里指的是美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一雨过城去”“渐茁新竹枝”,以及“庭西累累梅”,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