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年惯闲惰,每以书为仇。
遂使枵腹人,常匿声名羞。
木叶复将下,已非前岁秋。
岂真吾发华,在镜青常留。
飘风不自警,去水同悠悠。
与为伏井龙,宁为耕田牛。

弱年:年轻时。

弱年惯闲惰,每以书为仇:年轻时总是喜欢懒散,常常把读书当成敌人。

遂使枵腹人,常匿声名羞:于是使那些饥肠辘辘的人,常常隐藏自己的声誉和名声而感到羞愧。

木叶复将下,已非前岁秋:树叶又落下了,已经是今年的秋天。

岂真吾发华,在镜青常留:难道真的是我的头发变白了吗?镜子中的白发总是留在。

飘风不自警,去水同悠悠:一阵狂风吹过,却不知道自己的离去就像水流一样缓慢。

与为伏井龙,宁为耕田牛:与其像伏在井下的龙那样无所作为,不如像耕地的牛那样勤恳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观海卫回龙庵读书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少时喜欢懒散、不喜欢刻苦学习的态度的反省和批评。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悔悟之情。

诗的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弱年惯闲惰,每以书为仇”。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时总是喜欢懒散,常常把读书当成敌人。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的缺点,也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之情。

诗人描绘了自己和他人的状态:“便使枵腹人,常匿声名羞。”意思是说,即使那些饥饿的人们,也要掩盖自己的声誉和名声而感到羞愧。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懒惰行为的反思和批评。

诗人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木叶复将下,已非前岁秋。”意思是说,树叶又落下了,已经是今年的秋天。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岂真吾发华,在镜青常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白发的自嘲和感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难道我真的变成了老年人了吗?镜子中的白发总是留在。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剖析和反思,表达了他对过去的遗憾和悔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