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川势南下,拒浪出斗城。
城孤兀天石,瞰碧何亭亭。
背山千百灶,藉以作卫屏。
缘险供遐览,掌握无遁形。
蛟虎两门户,夺隘追粤舲。
万里去一色,北极入眦平。
层霄炯丹日,跋浪无游鲸。
边羌久贴附,防春安庸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古代边关的壮丽景色和边防将士的英勇气概。下面逐句释义并赏析:
- 鲸川势南下,拒浪出斗城:
- 注释: 鲸川指的是汹涌澎湃的河流,向南流向。斗城可能是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城池。
- 译文: 鲸川的水势汹涌南下,与海浪相撞在斗城之上。
- 赏析: 这句话通过“鲸川”和“斗城”的对比,描绘了江河奔腾、波浪冲击的场景,同时也暗指边疆的险要地形,为下文的战事做了铺垫。
- 城孤兀天石,瞰碧何亭亭:
- 注释: 城孤独地屹立在岩石之上,俯瞰着碧波荡漾的水面。
- 译文: 孤立无援的城墙矗立在高耸入云的石头上,俯瞰着清澈碧蓝的水面。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孤兀”、“亭亭”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城墙的雄伟与高耸,以及它俯瞰水面时那种宁静而又威严的感觉。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边防将士坚守边疆的决心与勇气的赞美。
- 背山千百灶,藉以作卫屏:
- 注释: 背靠大山,背后有无数烽火台,用以防御外敌入侵。
- 译文: 背靠巍峨的山峰,背后是连绵不断的烽火台,它们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 赏析: 这句话进一步突出了边疆的险峻和边防的重要性,烽火台成为了边疆安全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这些烽火台的描写,表达了对边防将士坚守岗位、保卫家国的深深敬意。
- 缘险供遐览,掌握无遁形:
- 注释: 沿着险要之地可以远眺四方,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逃脱被发现。
- 译文: 沿着险峻的地形可以远望四方,敌人无法逃脱被察觉的命运。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于战争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是对边防将士警惕性的一种赞扬。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势,能够有效地防止敌人的进攻,保护国家的领土安全。
- 蛟虎两门户,夺隘追粤舲:
- 注释: 蛟龙和猛虎是两个重要的门户,追击逃往南方的船。
- 译文: 两条蛟龙和猛虎作为重要的关口,追击那些逃往南方的船只。
- 赏析: 这句话通过“蛟龙”、“猛虎”等动物的形象,象征着边境地区的勇猛和威武,同时也暗示了边防将士追击敌人的决心和勇气。
- 万里去一色,北极入眦平:
- 注释: 从万里之外望去,一片蓝色,北极星进入眼帘。
- 译文: 从遥远的天际望去,整个视野都是一片蓝色,北极星仿佛进入了我的视野。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遥远天际和北极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辽阔疆域的无限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它也体现了边防将士守卫国家疆域的艰辛与伟大。
- 层霄炯丹日,跋浪无游鲸:
- 注释: 在层层叠叠的云霄之上,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大海中没有自由自在的鲸鱼。
- 译文: 在高高的云霄之上,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大海中没有自由自在的鲸鱼。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阳光和鲸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边防将士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 边羌久贴附,防春安庸兵?:
- 注释: 边塞的羌人长期依附于朝廷,春天到来时不需要担心庸人的侵扰。
- 译文: 边疆的羌人长期以来都依附于朝廷,春天来临时不需要担心庸人的侵扰。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边疆安定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景。同时,它也体现了边防将士为国家稳定做出的贡献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