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径窄无轵,盘屈一线通。
掣肘交呀石,碍步纷蒙茸。
匐行怆神气,高日逼午红。
上岭马缒栈,下岭云堕空。
敛心试危步,微爽振海风。
及兹悲孝女,哀响啼狖狨。
弱魂恋黄草,愁霾惨不封。
馀贞化枯石,突兀低向东。
耿理在天地,冠弁惭称雄。
箐瘴滃然起,夕色明远峰。
揽衿生默感,迢迢奚适从?
【诗句注释】
送婆岭:地名,今位于云南文山州。“送”是送别的意思。“婆”是婆婆的意思。岭:指山岭。“送婆”即指此山名。
沙径窄无轵:沙石铺成的小路,狭窄得没有余地可以坐下休息。”径”是小路,”轵”是指小车前面的横木,这里指路旁的横木,用以让行人休息的座位。
盘屈一线通:形容山路曲折盘旋,只有一条路径可以通行。
掣肘交呀石:形容山路崎岖,使人感到困难和不便。”掣肘”是指拉紧自己的手臂,使手臂无法自由活动,这里比喻道路艰险难行。而“交呀石”则形容山路两旁的石头错综复杂,让人难以辨认方向。
碍步纷蒙茸:形容山路泥泞湿滑,行走艰难。”碍步”是指行走受阻,”纷蒙茸”则是指山上的草木丛生,使得地面不平,行走困难。
匐行怆神气:形容爬山时心情沮丧、疲惫不堪,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匐行”是指爬行在地面上,”怆神气”则是指心情沮丧、心神不宁。
高日逼午红:形容太阳高悬于天空,阳光炙烤着大地,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不适。”逼午”则是指中午时分,阳光直射。
上岭马缒栈:形容爬山时的艰辛。”上岭”是指爬向山顶,”马缒栈”则是描述在山坡上攀爬的艰辛。
下岭云堕空:形容下山时的轻松愉快。”下岭”是指从山顶下来,”云堕空”则是指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敛心试危步:形容爬山时的小心翼翼,谨慎小心。”敛心”是指收敛心神,”试危步”则是尝试着迈开脚步,小心翼翼地前行。
微爽振海风:形容感受到山风的凉爽,振奋精神。”微爽”是指微微的凉爽,”振海风”则是形容感受到山风的凉爽,使人振奋精神。
及兹悲孝女:表示到达这个地方时,看到一位悲伤的母亲正在悲痛地哭泣。”兹”是指这个,”悲孝女”则是指悲伤的母亲。
哀响啼狖狨:形容哭声嘹亮,像是猿猴在啼叫。”哀响”是指哭声凄厉,”啼狖狨”则是模仿猿猴的叫声。
弱魂恋黄草:形容悲伤的母亲依恋着生长在黄色土地上的草。”弱魂”是指悲伤的母亲,”恋黄草”则是形容她对黄色土地中生长的草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愁霾惨不封:形容悲伤的气氛笼罩整个地方,让人感到压抑。”愁霾”是指忧愁的雾霾,”惨不封”则是形容这种忧愁的氛围无法消散。
馀贞化枯石:形容母亲的贞洁如同枯死的石头一般坚定。”馀贞”是指母亲的贞操,”余”则是表示剩余,”化枯石”则是形容母亲贞洁如同枯萎的石头一样坚固不变。
突兀低向东:形容山峰陡峭,直插云霄,但最终会逐渐倾斜向下。”突兀”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而”低向东”则是形容山峰最终会倾斜向下。
耿理在天地,冠弁惭称雄:形容天地之间充满了正义的力量,而自己则感到惭愧,无法与天地并称雄者。”耿理”是指正义的道理,”冠弁”是指帽子,这里借代为首领或领袖的身份,而”惭称雄”则是形容自己感到惭愧,无法与天地并称雄者。
箐瘴滃然起:形容山林间瘴气弥漫,令人窒息。”菁瘴”是指山林间的瘴气,”滃然起”则是形容瘴气弥漫的样子。
夕色明远峰:形容夕阳西下时,山峰的影子清晰可见。”夕色”是指夕阳的颜色,而”明远峰”则是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色,使山峰的影子显得更加清晰可见。
揽衿生默感:形容内心充满感慨,默默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揽襟”是指整理衣襟的动作,”生默感”则是形容内心充满感慨,默默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迢迢奚适从:形容心中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前行。”迢迢”是形容距离遥远的样子,而”奚适从”则是反问句式,表示心中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前行。
【译文】
沙石路面狭窄,无法容纳人坐;蜿蜒曲折的道路只容一人通行。
拉紧手臂的绳索交错缠绕,阻碍了前进的步伐;脚下的路也布满了泥泞和碎石,让人步履艰难。
我匍匐前行,心情沮丧,灵魂似乎被抽离;太阳高照,光线灼热。
上山时需要沿着栈道攀爬,下山时云雾缭绕,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收敛心神,小心地踏上危险的道路;微风带来一丝凉爽,振奋了我的精神。
到达这个地方时,看到一位悲伤的母亲正在悲痛地哭泣;她的哭声像是猿猴的啼叫一样嘹亮。
母亲的身躯虚弱,依恋着黄色土地上的草;她的灵魂似乎被困在这片土地上,无法逃脱。
母亲的贞洁如同枯萎的石头一般坚定;她最终会倾斜向下,消失在天地之间。
天地之间的正义力量无处不在;我感到非常惭愧,无法与天地并称雄者。
山林间的瘴气弥漫,令人窒息;夕阳西下时,山峰的影子清晰可见。
我心中充满了感慨,默默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心中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