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览苦纡折,还登叠翠楼。
纵目鲜遗景,奇观能毕收。
白日涵大照,清爽横高秋。
明山东赴江,蜿蜒争上流。
远海北茫昧,势与苍烟浮。
控顾信雄杰,慷慨生浩愁。
排空安有翮,联袂太白游。
回瞰入山路,风淡云夷犹。
峰平树如荠,塔静铃语幽。
间樵濯虹涧,飞鸟下龙湫。
仙根不可招,日暮难久留。
行将觅舆返,身世真浮沤。

【注释】苦:辛苦;纡折:曲折。叠翠楼:指天童山。鲜:尽。奇观:名胜、景观。东赴江:指东流的长江。茫昧:模糊不清。势与苍烟浮:地势与青烟相依。联袂太白游:指李白在天童山游览。

【赏析】

这是写天童山四景的组诗中的第四首诗。诗人登高远望,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把山上的景物看得一清二楚,然后一一加以描绘,并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赞叹。前六句写的是山势,后六句则写的是山上景物。

“周览苦纡折”一句说:我周览着山峦曲折蜿蜒,攀登着层层叠叠的山峰。这一句写登山之难,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还登叠翠楼”一句说:登上了山巅的楼阁之后,又攀登上去,去欣赏远处的风景。这里描写了登山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纵目鲜遗景”一句说:放眼望去,所有的美景都尽收眼底。这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明山东赴江”一句说:太阳照耀着西边的群山,向着东方奔去。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太阳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蜿蜒争上流”一句说:群山蜿蜒着向前延伸,争相向上游涌去。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远海北茫昧”一句说:遥远的大海北面一片朦胧,看不见边际。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他向往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

“控顾信雄杰”一句说:放眼四望,感到自己像一位英勇无畏的豪杰一样。这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我感受,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排空安有翮”一句说:要想飞得更高,必须有翅膀。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太白游”一句说:我如同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那样,在天童山游玩。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回瞰入山路”一句说:回首俯瞰进入山路的小路。这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风淡云夷犹”一句说:微风吹过,云雾缭绕,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峰平树如荠”一句说:山间的小路上,树木郁郁葱葱,就像荠菜一样。这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塔静铃语幽”一句说:寺庙中的钟声悠扬地回荡着,仿佛有一种幽深的境界。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寺庙的感受,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间樵濯虹涧”一句说:偶尔听到樵夫的声音,看到他们濯洗着彩虹般美丽的瀑布。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飞鸟下龙湫”一句说:鸟儿飞翔着飞到龙潭边饮水。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仙根不可招”一句说:仙境的根脉是不可能被召唤而来的。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道教的追求,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日暮难久留”一句说:到了傍晚,天色已晚,难以长久停留。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受,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行将觅舆返”一句说:准备收拾好行李返回家中。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身世真浮沤”一句说:自己的一生就像是水面上的泡沫一样。这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