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理存太素,持满无纤遗。
群生挟以动,日接忘荡怡。
林篁翠相媚,幽鸟停且飞。
微觉远风至,时有烟光霏。
读书坐晨夕,新悦古与依。
秉默涤外滓,逍遥何是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要求来分析正误。
“读书”是题目。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清幽的景色为背景,抒写了自己读书的情趣和志趣。首联写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读书,心境闲适恬淡(宁静)。中间两联写读书时所见景物: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悦);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芬芳。末联写读书时的情态:全神贯注于书的研读,忘却了一切。“秉默涤外滓,逍遥何是非?”意即:在读书时,我摒弃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澄明),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这两句表现的是超尘脱俗的情怀。
【答案】
译文:
寂静而清新的环境里存留着天地的本原,持满而不失纤毫。群生挟持着万物而动,太阳照耀着万物而忘荡怡。树林中的竹子翠绿相媚,幽雅的鸟儿停息且飞翔。微风吹拂着我远望的感觉,有时有轻烟飘散。
我读书坐卧都沉浸在其中,新悦古人与自己相互依偎。我保持沉默洗涤外在的尘埃,逍遥自在又何必分什么高下是非?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点明环境——幽静的读书环境;二、三联描绘了读书时所见的景色: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芬芳;四、五句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全神贯注于书的研读,忘却了一切。“秉默涤外滓,逍遥何是非?”意为:在读书时,我摒弃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澄明),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这两句表现的是超尘脱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