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月横野塘,荷密蛙声稀。
荷背三两萤,得风偶斜飞。
榔声引疑近,听之沈转希。
脩翠隔渚篁,似有人当扉。
悄然凉思生,不知露沾衣。
诗句释义
- 静月:形容月光清冷宁静。
- 横野塘:指宽阔的田野上的一个池塘,横卧在田野上。
- 荷密:荷叶茂密,荷花密集。
- 蛙声稀:青蛙叫声稀少。
- 萤:萤火虫,夜晚发光的小昆虫。
- 萤背三两:萤火虫在荷叶背面闪烁,数量不多。
- 得风偶斜飞:得到微风的帮助,偶尔向斜方向飞翔。
- 榔声:敲击工具的声音,可能是用来打水或修理的工具。
- 疑近:怀疑声音来源接近。
- 听之沈转希:听着这敲击声,感觉越来越远。
- 脩翠隔渚篁:茂盛的竹林隔断了视线,只看见绿色的竹叶。
- 似有人当扉:好像有什么东西挡住了门,但看不清是什么。
- 悄然凉思生:忽然感到一阵凉爽,引发思考。
- 不知露沾衣:不知道露水已经打湿了衣服。
译文
初秋的一个夜晚,我静静坐在池塘边上,看到满池荷叶和稀疏的蛙声。在荷叶下,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偶尔被风吹动,在空中轻轻飞舞。远处传来敲竹的声音,让我不禁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这里。竹林茂密,遮住了我的视线,仿佛有东西挡在了门前。突然之间,我感到一阵清凉,思绪也随之而来,但我不知道那露水是否已经打湿了我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神秘感的初秋夜景。诗人以静月、横野塘、荷密、蛙声稀、萤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萤火虫在荷叶下的微弱闪烁,与微风中偶尔的飞行,营造出一种幽微而神秘的氛围。敲击竹声的引入,增添了一丝动态感,使人感觉到环境的活跃与变化。最后,突如其来的凉意和对衣物的担忧,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情感和想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述,不仅传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慨和内心的微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