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端出火脑生风,罔象支巫现睫中。
几劫轮回参上果,相携瓢钵到西蓬。

罗两峰罗汉卷四绝句其二:鼻端出火脑生风,罔象支巫现睫中。

  • 诗句注释
  1. 鼻端出火脑生风:形象地描述了鼻端的热气像火焰一样冒出。
  2. 罔象支巫现睫中:罔象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或怪物,此处形容其出现于睫毛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
  3. 几劫轮回参上果:意味着经过无数次的轮回,最终到达了悟道的境界。
  4. 相携瓢钵到西蓬:携带着瓢和钵,一起到了西蓬这个地方,可能是指一个修行的地方。
  • 译文
  1. 从鼻端涌出的热气如同火焰般炽热,仿佛罔象这种神兽般的存在出现在眼睫之间。
  2. 历经无数轮回后终于达到了悟道的境地,与朋友一同携手前往西方的蓬莱仙境。
  • 赏析
  1. “鼻端出火脑生风”这一句,将嗅觉与感受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场景,即鼻子闻到的气息强烈到足以引起大脑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与感官印象。同时,“罔象”这一神兽的形象,增添了诗句的神秘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2. “罔象支巫现睫中”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神秘感。罔象作为一种神兽,其出现往往象征着不可思议或超自然的力量。而“支巫现睫中”则暗示这种力量不仅强大而且深不可测,仿佛隐藏在睫毛之中,难以捉摸。这种描述增加了诗句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读者不禁对接下来的诗句产生好奇和期待。
  3. “几劫轮回参上果”这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通过“几劫轮回”,诗人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概念,即经历了无数个轮回之后,最终达到了某种境界或是悟道的状态。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又展现了对于超越生死、达到更高境界的追求。
  4. “相携瓢钵到西蓬”则是对这种追求的一种具体化。通过“相携瓢钵”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诗人不仅传达了与朋友同行的喜悦之情,还隐含了一种对修行或探索真理过程中相互支持与陪伴的珍视。而“西蓬”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可能指代的是某个特定的修行场所或胜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不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或社群性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轮回、悟道境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对超越现实的向往。通过对诗句的详细分析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