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后天光渲染成,凤翎千帚压阑平。
秋来谁向湘江上,独倚疏篷听月声。
霁后天光渲染成,凤翎千帚压阑平。
秋来谁向湘江上,独倚疏篷听月声。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霁后”:雨过天晴,天气放晴。这里的“霁”指的是雨后天空放晴。
- “天光”:即晴朗的阳光。
- “渲染成”:用柔和而明亮的光线描绘或覆盖,这里形容天空被阳光染成了一片明亮的颜色。
- “凤翎”:凤凰的羽毛,象征尊贵和美丽。
- “千帚”:巨大的扇子。
- “压阑平”:扇子大到足以盖住栏杆。
- “湘江上”:指的是湖南的湘江河上。湘江是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湖南多个城市,以其美丽的景色闻名。
- “独倚”:单独靠着某物,表示一种孤独或沉思的状态。
- “疏篷”:指船篷,通常为帆布制成的大型遮阳篷。
- “听月声”:在船上静静地聆听月亮的声音。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在享受一个平静的时刻,听着水波拍打船身的声音,以及月亮的光辉在水中反射出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的“凤翎千帚”,不仅形容了扇子的华丽,也隐喻了诗人自己高雅的气质和不凡的才情。“独倚疏篷听月声”更增添了几分孤独而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自我放逐与超然,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或追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