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絮飘残弱燕孤,春声已是滥吹竽。
人间梦醒无残烛,沧海潮平见断菰。
未肯回头惊马逝,谁教破格试鸦涂?
公然此獠矜冠带,不畏侏儒诮丈夫。

【诗句释义】

万絮飘残弱燕孤,春声已是滥吹竽。

人间梦醒无残烛,沧海潮平见断菰。

未肯回头惊马逝,谁教破格试鸦涂?

公然此獠矜冠带,不畏侏儒诮丈夫。

【注释】

万絮飘残:千万朵柳絮飘零凋落。

弱燕孤:孤独可怜的小燕子。

春声:春天的声音。

滥吹竽:滥用竽管吹奏乐曲。

人间梦醒:人世间的梦幻破灭。

无残烛:没有残留下来的蜡烛。

沧海潮平:大海潮水平静。

断菰:被潮水冲断的菰草。

不回马逝:不回头,让马跑掉。

惊马逝:使马奔跑起来。

谁教破格试鸦涂:是谁在故意打破规矩来试验画乌鸦。

公然:公开,毫无顾忌地。

此獠:这副模样。

矜:自夸,自负。

冠带: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和衣服。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

诮:责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感惜旧事三章》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不满情绪。

诗的开头两句“万絮飘残弱燕孤,春声已是滥吹竽”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漫天飞舞的柳絮与孤独无助的小燕子相映成趣,而春天的声音也变得空洞而无意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和无奈之情。

诗的第三句“人间梦醒无残烛,沧海潮平见断菰”又描绘了一个更为凄凉的景象——人世间的梦幻已经破灭,只剩下残烛在黑暗中闪烁;而海面上的波浪也显得异常平静,只有断菰被冲上沙滩。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诗的第四句“未肯回头惊马逝,谁教破格试鸦涂”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他不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和挑战。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诗的第五句“公然此獠矜冠带,不畏侏儒诮丈夫”则是对那些自视过高、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的讽刺与批评。他们不仅缺乏自知之明,还常常以自己的长处去贬低他人的短处,这种行为令人反感。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不满情绪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