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烟响曲玉粼粼,大道青芜碾去轮。
千骑并趋濡水夕,万杨遥入帝城春。
灯边卧酒无乡梦,马上联诗有故人。
明日金台残照外,西屏天笏看嶙峋。
【注释】
沙烟:沙尘。响曲:指乐声,泛指音乐。玉粼(líng)粼:形容玉石的光泽流动。青芜:指草地。濡水:指流经汴州的汝水。万杨:指万木成阴的树木。帝城:帝王的宫殿所在地。灯边、马上:点明时间和地点。联诗:指相互唱和的诗歌。金台残照外:指夕阳西下时金台山景色。西屏天笏:指西屏山上皇帝御用的笏板。嶙峋(lún xūn):形容山石高耸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在道中途中见闻。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自然景物,并加以艺术概括,使景物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首句“沙烟响曲玉粼粼”,是说沙尘滚滚,扬起如乐曲一般悦耳的声音;“玉粼粼”,形容玉石的光泽流动。次句“大道青芜碾去轮”,是说道路两旁长满了青草,车轮轧过,将它们碾平压去。第三句写傍晚时分的情景:“千骑并趋濡水夕,万杨柳遥入帝城春。”意思是说有一千个骑兵正在并驾齐驱地赶路,他们要前往的目的地是汝水之滨;而远处的万株杨柳则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第四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灯边卧酒无乡梦,马上联诗有故人。”诗人在灯下饮酒,不觉进入梦乡,连家乡的梦都没有做。而诗人又想起了朋友,因此他马上提笔写下了一首诗送给他。最后两句是写第二天的景象:“明日金台残照外,西屏天笏看嶙峋。”诗人想象第二天太阳下山的时候,站在金台山上远眺,可以看到西屏山如同皇帝的笏板一样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