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嫁日未分明,苦障罗纨学嫂行。
优孟当场原土块,文章满箧是尘羹。
风云几许愁中揭,髀肉都从梦里生。
佳卉宜春天上苑,祇教秃鹊愧初莺。
【注释】
都门:京城。崇文门:唐、宋时京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之一,在今北京宣武门外大街。试邸:应试的考场。罗纨:用丝绸织成的细绢。优孟:春秋战国时楚国优伶。原土块:把泥土放在手上。文章满箧:满箱都是文章。尘羹:尘土做成的食物。髀肉都从梦里生:形容自己长胖了,也比喻人由瘦变胖。秃鹊:喜鹊。初莺:刚出壳的小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小姑”自喻,抒发了作者对青春年华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全诗以咏物为主,借小姑之口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首句“小姑嫁日未分明”,写小姑嫁到夫家的日子还不算明确,即指自己还未找到意中人;次句“苦障罗纨学嫂行”,意思是她因丈夫尚不在家,不能像嫂子一样操持家务,只好跟着嫂子学习做家务活。这里,作者以小姑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既表现了小姑的勤劳,又透露出作者对妻子操持家务事的羡慕之情。
后两句通过两个典故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前一句“优孟当场原土块”,出自《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优孟假扮优伶,表演了一场戏。在这里,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来说明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没有机会展示出来。后一句“文章满箧是尘羹”,则引用了《庄子·徐无鬼》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大鹏鸟飞向南海,而弟子们则在旁边拿着泥块给他筑巢,他感到羞愧而醒来。作者在这里运用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虽有学问但并未得到施展的机会。
第三联“风云几许愁中揭”,写的是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这里的“风云”指的是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诗人在这里借风云来比喻自己的仕途遭遇。最后,“髀肉都从梦里生”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自己长胖了,也比喻人由瘦变胖。
尾联“佳卉宜春天上苑,祇教秃鹊愧初莺”,写的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娇艳的花朵一样受到世人的喜爱,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刚出壳的小鸟一样拥有美好的前程。这里的“佳卉”指的是美丽的花木,象征着美好的东西;而“秃鹊”则是指喜鹊这种鸟儿,它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运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