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砌烟虫苦独哦,佳人惠我肯来过。
隔樽疏树闻鶗鴂,老客单衣感薜萝。
门外朱轮流水逝,城阴落日乱山多。
砭诗能中膏盲疾,索索龙鞭正喜苛。
【注释】:
- 黄钊端木国瑚两丈见过寓斋留饮:黄钊是名将,端木国瑚也是名将,他们都是当时的著名将领。黄钊和端木国瑚两位大将来访我(王冕)的住所,并留了下来饮酒。
- 匿砌烟虫苦独哦:隐在砖石之间,独自吟咏着诗歌。
- 佳人惠我肯来过:美丽的女子愿意来我的住处做客吗?
- 隔樽疏树闻鶗鴂:隔着酒杯,稀疏的树枝上传来杜鹃鸟的哀鸣。
- 老客单衣感薜萝:我这个年老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感到十分凄凉。
- 门外朱轮流水逝:门前的红灯随着流水慢慢流走。
- 城阴落日乱山多:城墙的影子落在了杂乱无章的山上。
- 砭诗能中膏盲疾:用针砭(针灸)治病可以治愈像膏肓病一样的重病。
- 索索龙鞭正喜苛:骑着快马飞驰,正好喜欢严苛的刑罚。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四年(1344),王冕时年三十三岁。当时元军大举进犯浙东,诗人避居四明山,与当地文人交往甚密。这首诗就是他与同乡友人黄钊、端木国瑚、张宪、徐云卿等人聚会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写黄钊、端木国瑚来访的情景。“两丈”指黄钊、端木国瑚两人身高各二丈,是当时著名的将军。他们来访诗人,诗人热情接待,留他们共度良宵,畅谈心迹。
颔联写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在寂寞中独自吟咏。诗人以“烟虫”、“鶗鴂”,以幽微之音,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隔樽疏树闻鶗鴂”一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老客单衣感薜萝”,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颈联写诗人看到窗外的景象,由景生情。诗人看到门外的红灯随流水而逝,又看到城外乱山一片,于是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和人生的无常。
尾联诗人以“砭诗能中膏肓疾”,表达了自己对严刑峻法的不满;“索索龙鞭正喜苛”,则表达了自己骑快马奔行的豪迈之情。整篇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