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树色春城抱,漠漠村墟春日斜。
坡寺烟明僧倚阁,郭田麦小犊耕沙。
避竿新鸭穿蒲叶,落帽香虫带枣花。
客以心闲得娱悦,地于静处极风华。
注释:
阴阴树色春城抱,漠漠村墟春日斜。
阴阴的树木笼罩着春天的城池,漠漠(空旷)的村落在春日的斜阳中若隐若现。
坡寺烟明僧倚阁,郭田麦小犊耕沙。
山坡上的寺庙烟雾缭绕,僧人靠在阁楼上,郊外农田里麦子长得不高,小牛犊在沙地上耕作。
避竿新鸭穿蒲叶,落帽香虫带枣花。
躲避着荷叶的鸭子正在吃着蒲叶(水草),头上戴着帽子的蜜蜂带着枣花(采蜜)。
客以心闲得娱悦,地于静处极风华。
客人因为心无杂念而感到愉悦,大地在安静之处展现出无尽的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春日乡村图。诗人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首联“阴阴树色春城抱,漠漠村墟春日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人用“阴阴”形容树色,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漠漠”则形容村墟,表现出春天的宁静与安详。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错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之中。
颔联“坡寺烟明僧倚阁,郭田麦小犊耕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乡村景色。诗人用“烟明”来形容寺庙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神秘;“郭田麦小犊耕沙”则描绘了农田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勤劳与朴实。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又展现了春天的人文风情。
颈联“避竿新鸭穿蒲叶,落帽香虫带枣花”,则是对春天生物活动的描绘。诗人用“避竿”形容鸭儿的活动,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落帽香虫”则形容蜜蜂的活动,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芬芳。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生物活动,又表现了春天的气息。
尾联“客以心闲得娱悦,地于静处极风华”,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而春天的环境也因其独特的美丽而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错觉、生物活动等技巧,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