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帽松鬟管错弦,青蠡文縠画中船。
柳枝已老歌声苦,天镜无尘梦影圆。
北苑楼台空水月,南朝金碧尚山川。
夕阳满地胭脂尽,四荡荷华与鹭眠。

湖上

短帽松鬟管错弦,青蠡文縠画中船。

柳枝已老歌声苦,天镜无尘梦影圆。

北苑楼台空水月,南朝金碧尚山川。

夕阳满地胭脂尽,四荡荷华与鹭眠。

注释:

  • 湖上:即在湖面上。
  • 短帽松鬟管错弦:形容女子的装束。短帽,指女子的发髻;松鬟,指盘结的头发;管错弦,形容女子的发髻像乐器一样错落有致。
  • 青蠡文縠画中船:指女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上面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就像画中的船一样。
  • 柳枝已老歌声苦:形容春天已经过去,柳树已经衰老,女子的歌声也变得苦涩。
  • 天镜无尘梦影圆:形容天空如同明亮的镜子,没有一丝尘埃,使得女子的梦境更加清晰完整。
  • 北苑楼台空水月:北苑楼台,指的是北方的园林或建筑;空水月,形容景色如诗如画,仿佛月亮在水中漂浮。
  • 南朝金碧尚山川: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梁、南陈等朝代;金碧,形容建筑物华丽壮观;尚山川,指这些朝代的建筑依然保留着大自然的山川风貌。
  • 夕阳满地胭脂尽:夕阳,指落日的余晖;胭脂尽,形容夕阳将大地染成了红色的美景。
  • 四荡荷华与鹭眠:四荡,形容荷花随风摇曳;荷华,指荷花的美丽;与鹭眠,形容荷叶上停着一只鹭鸶,它们静静地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自然的美景。首句通过女子的装束和发髻来勾勒出她的形象,第二句则进一步描写了她的服饰细节,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她的容貌。第三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柳枝已老歌声苦”这一意象,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第四句则通过“天镜无尘梦影圆”来表达作者的心境,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两句则以自然美景作为背景,通过夕阳、荷花和鹭鸶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