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在咫可湔裳,朱鸟垂西已倦翔。
眼送鱼龙归溟渤,心先风雨得清凉。
高栌尽作鸳鸯势,古草能为菡萏香。
留得六窗明月住,慧晖衣钵未全亡。
注释:
- 玉河在咫可湔裳,朱鸟垂西已倦翔。
- 注释:玉河,指代天上的银河,咫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大约一尺为咫,形容很近的距离。湔裳,意为洗涤衣裳,此处比喻洗涤心灵。朱鸟,指代太阳,这里指的是太阳落山。倦翔,意指太阳已经落到了西边,即将落山。
- 眼送鱼龙归溟渤,心先风雨得清凉。
- 注释:鱼龙,泛指海洋中的各种生物。溟渤,指代广阔的大海。清风,通常用来比喻清新的空气或者凉爽的感觉。
- 高栌尽作鸳鸯势,古草能为菡萏香。
- 注释:高栌,指代高大的树木。鸳鸯势,指的是鸳鸯相随而行的样子。菡萏香,指的是荷花的芬芳香味。
- 留得六窗明月住,慧晖衣钵未全亡。
- 注释:六窗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六窗可能是指窗户多,也可能是指月亮的六个方位。慧晖衣钵,指的是佛教中的智慧和法器,这里的“慧晖”可能是指佛光或者智慧的光辉。衣钵未全亡,指的是佛门的智慧和法器没有被完全抛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思考。第一句“玉河在咫可湔裳,朱鸟垂西已倦翔”,以银河和夕阳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第二句“眼送鱼龙归溟渤,心先风雨得清凉”,则通过描绘海中的鱼儿和鸟儿以及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物外的境界。第三句“高栌尽作鸳鸯势,古草能为菡萏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最后一句“留得六窗明月住,慧晖衣钵未全亡”则是以明月和佛教文化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修行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