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佛对孤树,曲楼当曲阿。
微风野花落,暗院茗烟多。
习玩通禅悦,遥声得涧歌。
一墙山翠递,林势借嵯峨。

【注释】

①洞桥:地名,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市。②曲阿:地名,在四川眉山市。③禅悦:禅宗的愉悦。④遥声:遥远的声音。⑤一墙山翠递:一墙之内有层层的青山。⑥林势借嵯峨:山林的形势依靠着陡峭的山峰。⑦“林势”句:林中林木茂密,远望山峰重叠,犹如一幅层峦叠嶂的画卷。

【赏析】

《登通慧院》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通慧寺周围秀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首联“孤佛对孤树,曲楼当曲阿。”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孤佛对着孤树,而曲楼则坐落在幽静的角落。这里的“孤”字突出了孤独、寂寞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

颔联“微风野花落,暗院茗烟多。”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微风吹过,野花凋零落下;而茶园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世界。

颈联“习玩通禅悦,遥声得涧歌。”则转入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向往。通过练习禅修来达到心灵的愉悦,而远方传来的歌声则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尾联“一墙山翠递,林势借嵯峨。”再次回到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一墙之内有层层的青山,而林中的林木也显得格外茂盛,远望山峰重叠如同一幅层峦叠嶂的画卷。这里的“一墙”、“林势”等词语都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宏伟和壮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追求。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人深思,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