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闻亡命辈,掳掠遍诸乡。
托迹还侥幸,相依得善良。
诛茅时足爨,馈芋日盈筐。
纵匪南山豹,聊为暗雾藏。

【注释】

1.百梁桥:地名。

2.杨氏屋:指诗人的家。

3.亡命辈:逃亡的人。

4.托迹:托身依附。

5.相依:相互依靠。

6.诛茅:盖房时用茅草,诛(zhuó)茅就是用火烧茅。

7.馈芋(guì ài):给人家送食。芋是芋头,筐是用竹条或树枝编成的盛物器具。

8.南山豹:山中的豹,比喻隐居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移居杂述中所写的第十三章。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居处和生活,抒发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而想保持独立人格、清高情操的思想感情。首联写迁居之苦;颔联写寄人篱下之难;颈联写自给自足之乐;尾联写隐逸之心。

首联“颇闻亡命辈,掳掠遍诸乡。”意思是听说那些亡命之徒,到处掠夺。亡命,指因罪被判刑后逃跑,没有正式释放或未获赦免的囚犯。“颇”,副词,相当“颇尔”或“颇尔尔”。《汉书·五行志》上说:“颇,犹甚也。”这里指“听说”的程度很重,有“听说”的意思。“掳掠”指抢劫抢夺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听说一些逃犯在外大肆抢掠,把乡村都给抢光了。

颔联“托迹还侥幸,相依得善良。”是说,我虽然寄身于人,但还是侥幸地得到了他们的善待,能够互相依赖,相处融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虽寄人篱下,但得到别人的善待,所以能安心居住。“托迹”,寄身依附,即投靠别人。“相依”,相互依靠。

颈联“诛茅时足爨,馈芋日盈筐。”“诛茅”、“馈芋”,皆指炊事用具。“爨”(cuàn),古代烧火做饭的工具。《说文解字》云:“爨,灶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时杀猪宰牛准备做饭,柴火足够烧饭;每天送食进奉亲友,食物堆积如筐。这两句说的是他的住处条件很好。

尾联“纵匪南山豹,聊为暗雾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我是一只山中的豹子,也能在黑夜之中隐藏身形。“南山豹”,传说中深林里的一种猛兽。这两句的意思是他虽然隐居,但也能像山中的豹子一样,在黑暗中保护自己。这是说,他虽不与恶人为伍,但也不失其为人的本性。

【译文】

听说那群逃亡的人到处劫掠财物,到处放火烧屋,我只好借住在这百梁桥南边的杨氏家屋中居住,过着寄人篱下的苦日子。我虽然寄身于人,但还是侥幸地得到了他们的善待,能够互相依赖,相处融洽。那时杀猪宰牛准备做饭,柴火足够烧饭;每天送食进奉亲友,食物堆积如筐。我虽然隐居,但也能像山中的豹子一样,在黑夜之中隐藏身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