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岂真天命,生何怨石尤?
须知富春水,不是汨罗流。
狼藉收残骨,虚无等幻沤。
龙门千尺峡,神在倘车斿。
诗句翻译
“死岂真天命,生何怨石尤?”: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孙子意外溺水死亡的无奈和悲痛。”死岂真天命”暗示了死亡并非完全由命运决定,而”生何怨石尤”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无法阻止悲剧发生的愤怒和不满。
“须知富春水,不是汨罗流。”:这句话意味着要明白,孙子之死并非因为水质问题,而是意外事故。”富春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水源或地点,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汨罗流”(汨罗江)。
注释
“哭孙同年起元四章舟行严滩溺水死”:这是这首诗的题目,描述了诗人因孙子在严滩溺水而悲痛欲绝的情景。”哭孙”表示诗人对孙子的悼念之情,”同年”指与孙子同辈的人,而”起元四章”可能是指诗人在写作或创作过程中的四个篇章。
“舟行严滩溺水死”:描绘了孙子不幸遭遇,即在严滩乘坐船只时不慎溺亡。”严滩”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自然地理特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孙子不幸事件的哀痛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对比手法(如将富春水与汨罗流进行比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整首诗流露出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对社会规则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