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春草宅,僻似浣花村。
水气白浮竹,山云青在门。
琴床初藓滑,茶灶午烟昏。
鸟亦能留客,窥檐送语温。

这首诗由曹德馨和高学淳共同创作,描述了他们一同拜访魏谦升西斋饮致爽台的情景。

注释与赏析:

  1. “谁知春草宅,僻似浣花村”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环境的惊喜和熟悉感。”春草”暗示春天的到来,“宅”即住所,“僻似浣花村”则形容此地的宁静与远离尘嚣。
  • 赏析:通过对比“浣花村”(一个著名的文化名村)的自然景致与自己的住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1. “水气白浮竹,山云青在门”
  • 注释:这句描述了户外的景象,通过“水气白浮竹”和“山云青在门”,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色彩的运用(白色、青色),将自然景观的纯净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
  1. “琴床初藓滑,茶灶午烟昏”
  • 注释:这里提到了“琴床”、“茶灶”,这些元素通常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相关联,反映了作者的雅致生活情趣。
  • 赏析: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象,诗人不仅表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怀念,也体现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午烟昏”这一描绘,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幽静的氛围。
  1. “鸟亦能留客,窥檐送语温”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被这里的环境和气氛所吸引,以至于连飞鸟都被这里的安宁所吸引。
  •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动物的行为来反衬人的心境,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