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霜投堰步,初日固陵城。
山远云相失,潮回天与平。
重来去年客,又此一帆行。
飒飒惊沙起,萧萧杂雁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渡江》。以下是对各句的详细释义及赏析。
明霜投堰步,初日固陵城。
注释:清晨的霜落在了江边的堤坝上,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固陵城的城墙。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渡江时的清晨景色,明霜和初日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山远云相失,潮回天与平。
注释: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潮水退去后露出了天空的水平面。
赏析: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渡江时的自然环境,山与云的相互映衬,以及潮水的退去和天空的平静,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重来去年客,又此一帆行。
注释:我再次回到了去年的客地,又开始了这次乘帆船的旅程。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行程的期待。通过“重来”和“又此”,诗人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旅途的不舍。
飒飒惊沙起,萧萧杂雁声。
注释:风声飒飒,沙粒被吹起;萧萧声中,传来了大雁的叫声。
赏析:最后两句以风声和大雁的叫声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气息。风声和大雁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音效,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渡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