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塞无云翳,长河有雁毛。
山明城与接,风定月逾高。
涵象入孤远,栖心绝万劳。
浩然横短笛,清露满征袍。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极塞无云翳,长河有雁毛。
- 注释: 在广阔的边塞上空没有云层遮蔽(无云翳),长流的河流上飘荡着大雁的羽毛(有雁毛)。
- 译文: 辽阔的边疆上空没有云雾遮掩,长流的河水上漂着大雁的羽毛。
2. 山明城与接,风定月逾高。
- 注释: 群山明亮地连接着城市,微风平息时月光格外皎洁。
- 译文: 群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城市和山峰相连,当风平息下来时,月光也变得更高更清。
3. 涵象入孤远,栖心绝万劳。
- 注释: 天边的星象映入眼帘,使心境远离世俗烦扰。
- 译文: 那遥远天际的景象映入眼帘,使我的心灵远离尘世的烦恼。
4. 浩然横短笛,清露满征袍。
- 注释: 吹起短笛的声音浩大而悠扬。清冷的露水沾满了出征者的衣襟。
- 译文: 吹响短笛的声音宏大而悠扬,露水沾湿了出征者的衣衫。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超脱的意境。诗中“秋夜”是背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其季节特征,而是从天空、河流、山川等自然元素入手,勾勒出一个宽阔辽远的边塞景色。
第一句“极塞无云翳”,用“无”字强调了边塞的辽阔与空旷,没有云彩的遮挡,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宁静的氛围。第二句“长河有雁毛”则转向自然界,大雁的飞行不仅增添了动态美,也象征着边塞的安宁与和平。第三句中的“山明城与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和谐的感觉,山与城的接壤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印象。
“风定月逾高”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画面,微风停止,月亮显得更加皎洁,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清冷之美。第四句“涵象入孤远”则是对前面景象的进一步拓展,将天边的星象映入眼帘,使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远隔尘世的喧嚣。最后两句“浩然横短笛,清露满征袍”以短笛声浩大悠扬和清冷露水沾湿征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旷达、自由的情感氛围。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感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