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清安用武,戍垒尚连城。
野烧接关远,江流到此平。
笛边瓜步晚,天末蒜山晴。
西望思吞蜀,将军昔驻营。
镇江口
时清安用武,戍垒尚连城。
野烧接关远,江流到此平。
笛边瓜步晚,天末蒜山晴。
西望思吞蜀,将军昔驻营。
注释:
- “时清安用武”:当时清安镇(今江苏丹阳市)正在使用武力,驻守在那里的堡垒依然与城市相连。
- “野烧接关远”:野外的火势蔓延到了远处,关隘的烟尘已经远去。
- “江流到此平”:江流在这里变得平稳,可能是因为水位上涨或者河道改道。
- “笛边瓜步晚”:傍晚时分,笛声从瓜步岛传来。瓜步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北岸,是当时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
- “天末蒜山晴”:天空的尽头,即天边(蒜山),天气晴朗。
- “西望思吞蜀”:向西望去,思念着吞并四川的情景,这里的“吞蜀”可能是指对周边地区的一种征服或统治。
- “将军昔驻营”:过去,将军曾经在此驻扎营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镇江口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首联“时清安用武,戍垒尚连城”,展现了当时镇江口的军事氛围,强调了军队的存在和防御工事的坚固;颔联“野烧接关远,江流到此平”,则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野火已经远离,江水在这里变得平静;颈联“笛边瓜步晚,天末蒜山晴”,则是诗人对当地景点的描述,通过笛声和天边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尾联“西望思吞蜀,将军昔驻营”则是诗人的感慨,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对历史的尊重。整首诗既有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回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