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启萌芽,忆曾作掾从公,杰育咸推文蜀郡;
幽忧成痼疾,不惜为人受过,抚时同哭贾长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朗读感受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①第一联“学界启萌芽”,启,开启、开始的意思;“学界”,这里指学校,即学府。这句诗是说:学术界开始有了启蒙的曙光(指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萌芽”比喻事物刚刚出现时,尚未成长壮大的状态。“忆曾作掾从公”,曾,曾经。掾(yuàn),官名,汉代侍从皇帝的官员。从公,追随、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这句诗是说:回想当年(张百熙)作为幕僚跟随君主(光绪)治理国家。“杰育咸推文蜀郡”,杰,杰出之人;育,培养。这里是说:杰出的人物都是出自四川省(成都)的。“文蜀郡”,指的是四川(成都),因为四川简称“蜀”。
译文:
学术界开始有启蒙的曙光,回忆当年我当幕僚追随君主治理国家,杰出的人才都出自四川(成都)。
②第二联“幽忧成痼疾,不惜为人受过,抚时同哭贾长沙”,幽忧,深重的忧愁。“痼疾”,久治不愈的病。“贾长沙”,即贾谊,汉文帝时,为大臣推荐被贬长沙,抑郁而终。这句诗是说:深深的忧愁成为难治的顽疾,我不怕受委屈被人冤枉,也不忍看到时代的人一同哀悼贾谊(汉文帝时的贤臣)。
赏析:
此联是诗人怀念友人的挽词,表现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友人生前的功绩及身后的影响;后两句写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首联用典,以“学者”开首,点明友人的学识渊博,又因他追随君主治理国家而赞颂他的才能与贡献;颔联用典,“蜀郡”是作者对朋友的赞誉之词。尾联以贾谊自比,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学者启萌芽”,是说这位故友学识渊博,对学术有着开创之功;“杰育咸推文蜀郡”,“杰育”即杰出之人物,“咸推”即普遍推崇,“文蜀郡”即文学成就在四川(成都)最高,这是对友人的赞誉;“幽忧成痼疾,不惜为人受过,抚时同哭贾长沙”,是说由于故友心中郁结的深重忧郁成了难以医治的疾病,他甘愿承受委屈受人指责,也不愿看到时代的人一同哀悼故友,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