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许登堂,十载春风劳仰望;
遗章传写本,一灯残对倍凄其。
【注释】
幼学:幼年时受的教育。许:希望,期待。登堂:指科举考试中第。十载:十年,十年的努力。春风:喻科举的春风。劳望:劳苦地仰望,即殷切地期盼。遗章:指代已故之人的诗文。写本:刻成书籍。一灯:指孤灯,借以自照读书的油灯。残对:残烛相对,形容夜深人静。倍凄其:加倍地凄凉。
【译文】
我幼时就接受启蒙教育,十年寒窗苦读,殷切地期望在科举中一举成功;
你遗留下来的诗文,让我在夜晚独自研读,倍感凄凉,倍添伤感。
【赏析】
这是为张百熙而作的挽联。上联“幼学许登堂,十载春风劳仰望”两句,回忆作者幼年时期,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并立志要取得好成绩,以便将来能够光宗耀祖,报答父母之恩。“幼学”,指幼年时受的教育。“许登堂”,是说自己有志于科举考试,争取一举中第。“十载春风”,是说自己刻苦努力,十年如一日地攻读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劳仰望”是说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有了它就有了向上的动力。“望”字用得十分贴切,既表现了作者对张百熙的仰慕,又表明了他渴望得到功名的心理。“遗章”一句承上启下,指出张百熙虽然去世了,但遗留下来的著作却给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启迪。这既是作者对张百熙的怀念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张百熙人格和学识的高度评价。“一灯残对”,是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常常独自一个人在微弱的光线下苦苦攻读张百熙的著作。“残对”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作者那种孜孜不倦、勤学不辍的精神状态。“倍凄其”,是说在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中,作者感到更加寂寞和凄凉,倍加思念张百熙。下联“遗章传写本,一灯残对倍凄其”与上联“幼学许登堂,十载春风劳仰望”相照应,上句是说张百熙留给作者的不仅是文字著作,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和道德榜样,使作者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始终充满着动力和勇气。“遗章传写本”,既说明了张百熙的著作流传下来,也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著作的珍视和尊重。“一灯残对倍凄其”,既表现了作者深夜苦读的情景,又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深情怀念和无限感慨。整首挽联情意真挚感人,语言朴实优美,既有深沉的哀思,又有坚定的自信,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