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拄杖邑石门,萦回石路盘云根。
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
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
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
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
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
石门月夜
秋宵拄杖邑石门,萦回石路盘云根。
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
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
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
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
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
【注释】
- 秋宵:指秋季的夜晚。
- 支杖:拄着拐杖。
- 邑石门:在石门县境内。邑,古地名,这里泛指城镇或地区。
- 萦回:曲折回旋。
- 云根:指云雾缭绕的地方。
- 苍烟:指天空中的浓烟。这里形容秋天的天空被浓雾笼罩。
- 双扉:两扇门。
- 金飙:指秋天的风。
- 寒藤:指枯萎的藤蔓。
- 苍虬:苍劲的蛇形树根或岩石。
- 云中君: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象的诗作,通过描绘石门县内秋夜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首句“秋宵拄杖邑石门”,直接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天的晚上,地点是石门县。这里的“秋宵”和“拄杖”都暗示了诗人在秋季的夜晚散步的情景,可能是为了寻找灵感或欣赏风景。
第二句“萦回石路盘云根”,描绘了石门县内的石阶曲折回旋,仿佛在云雾之中穿行。这里的“萦回”和“云根”都形象地描绘了石门的地形特点和自然风光。
第三、四句“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这里的“荒林败叶”和“青天痕”都形容了秋天的萧瑟和凄美。
第五、六句“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进入石门的无奈和对于即将落下的山月的忧愁之情。这里的“双扉云封”和“愁时魂”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七、八句“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描绘了秋天的银河、霜冻和飘动的山峰。这里的“银河泻地”和“金飙吹空”都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第九、十句“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枯萎的藤蔓和倒下的老松树的形象。这里的“瘦蛟舞”和“苍虬分”都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仙人招我”和“乘风翔谒云中君”都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