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波光一苇航,中流箫鼓漫飞觞。
野田秋涨烟中刈,渔网风腥柳外张。
几处芙蓉疑洛浦,满湖葭菼近潇湘。
风流千古袁宏渚,宛在西南水一方。
【注释】
昆池:即昆明池,在洛阳。万顷波光一苇航:形容昆明池水面宽阔,一片波光粼粼。中流:指河流中心。箫鼓:吹奏的乐器,泛指音乐。漫飞觞:随意地饮酒。野田秋涨烟中刈:指秋天的稻田里,农民正在收割庄稼。渔网风腥柳外张:形容渔民捕鱼归来,风吹着腥味,把渔网张开在柳树下。几处:一些地方。芙蓉:荷花的别称。洛浦:指洛阳附近。蒹(jiān)葭(jiā):一种草。荻(dí):一种植物。芦荻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里指的是芦荻,也就是芦苇。袁宏渚:指晋代袁宏所作的《洛神赋》,文中描写洛神的美丽,后来人们用“洛神”作为美人的代名词。宛在:好像就在眼前。西南水一方:指西南的水面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昆明池为中心景物展开,通过写景抒发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先写昆明池的广阔无边,再写游人乘小舟在湖面上自由地飘荡,欣赏着四周的美景。中间二联写湖边的景色:秋风中,稻田被吹得泛起层层波纹;湖边渔民收完渔网,准备回家,风中传来鱼腥味。这些景象都为后面的景色做铺垫。
颈联写远处的风景:几只小船停在湖边,船上插满了芦苇、芦荻等植物;而远处则是美丽的荷花,以及与它相邻的芦苇和芦苇。
尾联写眼前的景色:诗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就住在这个美丽的湖中;而那湖水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那个美丽的人儿的到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个美丽女子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