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间复得十日聚;视阿母真如千岁人。
注释
于此:在这里。复得:又得到。聚:聚会,团聚。阿母:指母亲。千岁人:长寿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诗,作者在得知顾伯母即将到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于是作此诗以表示自己的欣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母亲团聚的喜悦心情。
于此间复得十日聚;视阿母真如千岁人。
注释
于此:在这里。复得:又得到。聚:聚会,团聚。阿母:指母亲。千岁人:长寿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诗,作者在得知顾伯母即将到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于是作此诗以表示自己的欣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母亲团聚的喜悦心情。
注释: 君有远行:你将要远赴山东,去戒幕。 二千里:指距离。 山欙(lái)海舶:乘船和爬山两种旅行方式。 帷幄(wò)、毡裘(zhān qú):古代用来形容地方官的谦词,帷幄指军帐,毡裘指皮衣,这里比喻周彦升是地方上的官员。 何曾:哪里曾经。 帷幄须奇策:在帷幄之中需要出奇制胜的策略。 使汝:让你,指周彦升。 毡裘犯苦寒:穿着皮衣忍受着严寒。 羞鸟户虫生计在:惭愧的是,连鸟儿、虫子都不如
【译文】 清晨破晓南风从广陵吹来,经过江山景色露出细微棱角。 西征词赋使人悲伤潘岳,东汉衣冠愧对李膺。 鱼美海乡辞作客之愁,花醲野馆漫呼朋唤友。 可惜骨肉之梦在山中,漫长道路春寒不胜思念。 【注释】 仪征道中:即《入朝曲·仪征道中》诗。 联句:即“集句”,指把别人诗句的一句或几行字拿来作为自己的诗句,并加按语加以点化,使之成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 其一:第一句。 南风:春风。 广陵:扬州古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肝膈烦忧不可名,晓来河上泥人行。 [4^] “肝膈烦忧不可名,晓来河上泥人行。”出自清代范当世的《因延卿寄秦尧臣(其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恼和忧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晨,当诗人看到河边的泥塑人像时,更加深了他的忧郁之情。 2. 数诗聊付江关去,万里如闻草木声。 [5^] “数诗聊付江关去,万里如闻草木声
郊行 昨夜更阑听雨愁,晓行十里未开眸。 风来故故吹蓬发,泥泞兢兢惜敝裘。 村市故人儿女长,酒家父老笑言稠。 先生此日真无赖,数遍车轮一万周。 注释: 1. 昨夜更阑(yè):深夜,形容时间已经很晚。阑:尽,完。 2. 晓行(xiǎo xíng):早晨出行。 3. 故故:故意的意思。 4. 蓬发:指头发散乱不整。古代文人常以“蓬”比喻其高洁的志向。 5. 兢兢(jīng jīng)
诗句释义及赏析- 五尺:长度单位,这里可能表示距离。 - 虚廊:空无一人的走廊。 - 月到初:月亮刚刚升起。 - 洒然:形容月光明亮、清新。 - 凉气:凉爽的空气。 - 襟裾:衣服的前襟和后摆。 - 清味:药的味道很清凉,通常指中药。 - 俊弟诗篇:弟弟的诗作。 - 养鸽:养殖鸽子。 - 海鲜:指鱼等海产品。 - 悭嘉会:吝啬举办宴会。 - 枉寄书:徒劳地写信。 译文:
诗句解析 1. 舳鲈千里控堤防:描述了船只在宽阔的江河上行驶的景象,"舳"是大船的意思,"鲈"指鱼,"千里"表示距离遥远,"控堤防"则意味着控制着河岸。 2. 三楚遗营迹未荒:这里的"楚"可能指古时的楚国,或者泛指南方地区,"遗营迹"指的是遗留下来的军营或营地,"未荒"表示这些地方尚未被开发,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3. 屡见番船通海国:这里提到的"番船"可能指的是来自外国的船只
以下是对《仪徵道中联句·其二》的逐句释义: 1. 新息从来忆少游:新息,即新息县,是范当世的家乡。“从来”表示始终或一直的意思,“忆少游”则表达了对年轻时游历的经历的回忆。 2. 高平无那客荆州:高平,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无那”是一种无奈的表达,“客荆州”说明范当世在荆州停留时的身份或角色。 3. 田间已识羊牛好:田间,指农田。“识”意为认识或了解
庚辰辛巳之间里中朋友之乐最胜百里之人恒聚于一 这是说在庚辰年和辛巳年之间,家乡里的同僚们聚在一起的快乐超过了百里之外的人。 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 余:我,我与马勿庵共同倡导这种快乐 余:我(指作者自己),我与马勿庵共同倡导这种快乐。 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 马:马勿庵 马:指作者的朋友马勿庵。 实为之倡:确实应该倡导这种快乐。 译文:在庚辰年和辛巳年之间
【诗句解读】 庚辰、辛巳:庚辰为农历十月,辛巳为十一月。“之间里中朋友之乐最胜”,说明作者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而这种友情在百里之外的人看来却是难得的。“百里之人恒聚于一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这句话说明了作者的好友马勿庵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而作者则是他的朋友和倡导者。“既深乃至相求相怨延卿之去广东”这一句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
【注释】: 庚辰、辛巳:农历年。里中:本乡里。之:往、到。相求相怨:指马延卿与诗人的交情,也指两人离别时的相互埋怨。延卿:即马延卿,字君实,号勿庵,诗人友人,福建长乐人。广东:今属广东省。苦不能释:非常痛苦,无法排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朋友离去后写的。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及依依难舍之情。 首联“庚辰、辛巳之间里中友朋之乐最胜,百里之人恒聚于一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挽顾樾艭之次妻 - 这是在为顾樾的二夫人作诗。"挽"意为送别;"顾"是人名;"樾艭"可能是她的字或者别称;"之"是连词,用来连接主语和宾语;"次"在这里指的是排行第二,这里特指二夫人;"妻"则是古代对已婚女子的称呼。 2. 以羁孤弱息 - 这里的“羁孤弱息”指的是顾家人因战乱或流离失所,生活艰难而归附的人。 3. 归郡国英髦 -
【注释】 昆池:即昆明池,在洛阳。万顷波光一苇航:形容昆明池水面宽阔,一片波光粼粼。中流:指河流中心。箫鼓:吹奏的乐器,泛指音乐。漫飞觞:随意地饮酒。野田秋涨烟中刈:指秋天的稻田里,农民正在收割庄稼。渔网风腥柳外张:形容渔民捕鱼归来,风吹着腥味,把渔网张开在柳树下。几处:一些地方。芙蓉:荷花的别称。洛浦:指洛阳附近。蒹(jiān)葭(jiā):一种草。荻(dí):一种植物
注释: 闻士颂之,自吴于越:听到有人赞美彭元瑞,就像从苏州到杭州一样。 读公文者,如韩欧阳:阅读公文的人,如同韩愈、欧阳修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彭元瑞的,表达了他对于彭元瑞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首句“闻士颂之,自吴于越”,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彭元瑞比作古代的大文豪,称赞其在文学上的成就。次句“读公文者,如韩欧阳”,诗人又将彭元瑞比作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韩愈和欧阳修,赞扬他在公文上的造诣
【注释】 我:妻子。妻兄:妻子的兄长。君:你。视(shì):以...为。骨肉奇欢:指兄弟情深。骨肉:比喻亲如一家。纯笃:真诚淳朴,真挚专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与姚闲伯夫妇的一段交往,通过描写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赞美了他们深厚的兄弟情谊。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深厚友情的珍视。 首句“我为妻兄事”,是说妻子的哥哥对我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次句“君亦视我如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内容”,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意思和意境,再结合诗歌的注释、题目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其运用的表达技巧、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等。 题干中“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此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龙伯高愿汝曹效之
注释1:挽桂东垣之母,这是一首悼念已故母亲之诗。 注释2:夙闻诸子能贤,出处尽瑰奇,今日岭南推右族; 译文1:我早就听说你们儿子们都很贤能,他们出仕时都是才华横溢的,现在岭南人都认为他们是杰出的人物。 注释3:刚约十郎拜母,吉凶真恍忽,再来堂上展遗容。 译文2:刚刚约定你的儿子去拜见母亲,这真是吉凶未卜的事啊,不久我们又可以在母亲的灵前祭拜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