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
在人未坠苟有恃,日月奚与爝火争。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
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去年海内兴学会,推原讲习为膺惩。
纪年上溯孔子卒,见者适适疑且惊。
过之而反中乃得,不见支屋木引绳。
归来伸纸书此意,明朝不复事荒乘。
正阳关孔子庙诗
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
在人未坠苟有恃,日月奚与爝火争。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
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去年海内兴学会,推原讲习为膺惩。
纪年上溯孔子卒,见者适适疑且惊。
过之而反中乃得,不见支屋木引绳。
归来伸纸书此意,明朝不复事荒乘。
注释:
- 饮食:指祭祀活动。2. 必祭:一定需要祭祀。3. 意固厚:意气非常浓厚。4. 朝夕:指早晚。5. 奉礼:供奉礼仪。6. 在人未坠:指有人在世。7. 苟有恃:只要有人依靠。8. 日月:比喻时间,指时间短暂。9. 爝火:小火,比喻微薄的光亮。10. 世士:当时的士人。11. 矫诬:歪曲事实,欺骗。12. 拜跽:古代一种礼节,两手合十放在胸前。13. 利与名:利益和名声。14. 志士慷慨:有抱负有理想的人。15. 引臂疾呼:伸出胳膊大声呼喊。16. 兴学:提倡学习。17. 膺惩:接受惩戒。18. 纪年:记年号。19. 适适:恰好。20. 反中:反而中肯。21. 不见:指没有看到。22. 支屋木引绳:形容屋子很简陋。23. 荒乘:荒废的车,指无足轻重的事情。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主义的坚守。诗人通过观察、思考,认为社会现象中存在着许多虚伪、矫饰的现象,如拜跪行礼只求利益和名声的人,以及一些社会人士歪曲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等。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失去信心,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理想主义的精神,呼吁人们要像孔子那样,以仁义之道来引导社会风气,让更多的人能够觉醒,摆脱世俗的束缚。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对理想主义的坚定信仰,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