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风掠地战荆蒿,原兽惊人竞遁逃。
回忆旧时较猎处,鼻端出火血沾袍。

【注释】

戊午: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二月,王安石罢相,次年四月病逝。

腥风掠地战荆蒿:荆蒿即青蒿,一种野生植物,可入药,这里指战场上的硝烟味扑鼻而来。

原兽惊:指被猎杀后逃跑的原野中的野兽。

鼻端出火血沾袍:形容战场残酷,连呼吸都感到灼热难当。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大屯山上观敌而作的诗。首句“腥风掠地战荆蒿”,用“腥风”和“荆蒿”写出了战场上硝烟弥漫、草木俱焚的景象。第二句“原兽惊”,写被猎杀后逃跑的原野中的野兽,也表现了战场的残酷。第三句“回忆旧时较猎处”,写自己曾在大屯山一带打猎,与这残酷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暗示出自己对这种残酷的战争的反感。最后一句“鼻端出火血沾袍”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残酷,让人仿佛能闻到战场上的气息,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大屯山上观敌而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