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官吏捉人村,丁壮凋零妪守门。
不独二陵怨风雨,北邙还有未招魂。
注释:在日落的时候,我投宿在官员们抓人的村庄。年轻的男人已经不在人世间,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妇女守着家门。不仅仅是两座坟墓的人对风雨感到怨恨,北邙山上还有没有招魂的地方。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石壕村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暮投官吏捉人村,丁壮凋零妪守门。
不独二陵怨风雨,北邙还有未招魂。
注释:在日落的时候,我投宿在官员们抓人的村庄。年轻的男人已经不在人世间,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妇女守着家门。不仅仅是两座坟墓的人对风雨感到怨恨,北邙山上还有没有招魂的地方。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石壕村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水灾的担忧和忧虑。下面是逐句释义: 波涛夜掀床,起视堂浮芥。 —— 夜晚水涨,床都被淹没,就像漂浮在水里的芥菜。 呼童急索履,化凫弄狡狯。 —— 叫来仆人急找鞋子,自己却像鸭子一样在水中嬉戏捉弄。 床前黄耳犬,迎作江豚拜。 —— 家里的黄狗迎接我就像江中的海豚一样行礼致敬。 家真空四壁,天阔我眼界。 —— 家里四周空旷,视野开阔
【注释】 北风:指北方的寒风。浪向南来:波浪向北,因为北风的作用,所以浪向南流。自爱:自己喜爱。鱼肥:指鱼儿肥美。酒瓮:用来装酒的大坛子。开:打开。七尺竿:指七尺长的钓竿。三尺艇:指三尺宽的小船。朝朝:每日。系:拴、绑。子陵台:指东汉隐士严光的钓鱼台。子陵:严光的字,因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改名为光。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北风吹浪向南来”,是说北风把大浪吹得向南方来了
【译文】 入竹谷,不张伞遮阳,中午热得背水喝。 外头太阳炙人忍一刻,内里热气久忘之。 僮仆望竹谷趋去,獐子麋鹿急藏身。 两崖面东西相对立,一涧如盘水中流。 下洗功德水,旁熏知见香。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 已出尘世外,立脚判牢强。 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 【赏析】 《入竹谷》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清丽
注释: 1. 伐木:砍树。 2. 知入云深浅:知道树木的高低。 3. 出云:从云中走出。 4. 忘计山近远:忘记了计算树木的远近。 5. 不辨人声与斧声:分不清人的说话声和砍树声。 6. 啄木:用嘴敲击树干寻找食物。 7. 四山鸣:四周山上传来了声音。 8. 斫多:砍得多。手欲坼:手指都要裂开了。 9. 涧边石:山边的石头。砺斧就觅:磨斧找地方。 10. 老夫:作者自谦之词,自称年老体衰的人。
陇州咏物诗四首选二 其一 蝉 寄托在高旷,翻遭俗耳惊。 千崖集秋气,万木奏商声。 歌有楚骚逸,言如晋代清。 谅因发幽滞,天籁自孤鸣。 注释: 1. 寄托在高旷:指蝉的歌声高亢嘹亮,能够传得很远。 2. 翻遭俗耳惊:意思是虽然蝉的歌声非常美妙,但是人们却因为不理解它所表达的意境而感到惊讶。 3. 千崖集秋气:形容秋天的景象十分美丽,山崖之间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4. 万木奏商声
渔梁遇陈蘅田同载至杭州为别 无衣无裳,莫上渔梁。渔梁三日落大雪,冻我手僵君足裂。知名十载不识面,滑澾驿亭始相见。百钱藉救身饥寒,村茶恨涩酒恨酸。山农惊说冷得紧,君辈儒衣那能忍?呼船载上严陵滩,同舟贵人冷眼看。为龙为蛇,一上一下,不升于天,泥蟠在野。昨日北风今日南,过眼当作阴晴谈。未须惆怅杭州别,慎勿相忘渔梁雪。 注释: - 无衣无裳,莫上渔梁。 - 渔梁三日落大雪,冻我手僵君足裂。 -
陇州咏物诗四首选二 其二 鹰 陇山纷燕雀,稀见海东青。 天地向空阔,烟云抉杳冥。 平芜一睥睨,凡鸟几膻腥。 不羡金绦宠,飞腾绘尔形。 注释:陇山纷燕雀,稀见海东青。陇山指的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部和甘肃省东部的山脉,这里的燕子和麻雀很常见;而海东青则是传说中的一种猛禽,生活在辽东半岛,非常罕见。天地向空阔,烟云抉杳冥。天地之间显得空旷辽远,烟雾缭绕,仿佛通向了另一个世界。平芜一睥睨,凡鸟几膻腥
【译文】 十亩地中有九亩荒芜,收割的一亩麦子还没有成熟。 县官苦于百姓纷纷逃户,将吏愤怒地指责农民上场。 风吹得马头追不上,湿柴没有点燃灶火就灭。 健儿抢去三升麦粒,孙扶翁婆抱着瓮流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萧条、民不聊生的画面。诗人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官府和将吏的压迫下,被迫逃亡的情景。 首句“十亩种地九亩荒”,用简洁的数字描绘出了农民辛勤劳作却收成无几的惨状
注释:在日落的时候,我投宿在官员们抓人的村庄。年轻的男人已经不在人世间,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妇女守着家门。不仅仅是两座坟墓的人对风雨感到怨恨,北邙山上还有没有招魂的地方。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石壕村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句翻译,并结合注释和赏析作答。 “闽州耆旧,东越儒林”一句意思是:闽州(福建)的前辈贤士,东南地区的儒林学者。“耆旧”指年高德劭的人或事物;这里指闽州前辈贤士;“东越”指东南地区,也泛指中国南方;“儒林”指儒者聚集的地方。“杖履叨陪”,拄着拐杖来陪伴您(我)。“班同子弟”,与您的门徒同为子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水灾的担忧和忧虑。下面是逐句释义: 波涛夜掀床,起视堂浮芥。 —— 夜晚水涨,床都被淹没,就像漂浮在水里的芥菜。 呼童急索履,化凫弄狡狯。 —— 叫来仆人急找鞋子,自己却像鸭子一样在水中嬉戏捉弄。 床前黄耳犬,迎作江豚拜。 —— 家里的黄狗迎接我就像江中的海豚一样行礼致敬。 家真空四壁,天阔我眼界。 —— 家里四周空旷,视野开阔
渔梁遇陈蘅田同载至杭州为别 无衣无裳,莫上渔梁。渔梁三日落大雪,冻我手僵君足裂。知名十载不识面,滑澾驿亭始相见。百钱藉救身饥寒,村茶恨涩酒恨酸。山农惊说冷得紧,君辈儒衣那能忍?呼船载上严陵滩,同舟贵人冷眼看。为龙为蛇,一上一下,不升于天,泥蟠在野。昨日北风今日南,过眼当作阴晴谈。未须惆怅杭州别,慎勿相忘渔梁雪。 注释: - 无衣无裳,莫上渔梁。 - 渔梁三日落大雪,冻我手僵君足裂。 -
注释: 1. 伐木:砍树。 2. 知入云深浅:知道树木的高低。 3. 出云:从云中走出。 4. 忘计山近远:忘记了计算树木的远近。 5. 不辨人声与斧声:分不清人的说话声和砍树声。 6. 啄木:用嘴敲击树干寻找食物。 7. 四山鸣:四周山上传来了声音。 8. 斫多:砍得多。手欲坼:手指都要裂开了。 9. 涧边石:山边的石头。砺斧就觅:磨斧找地方。 10. 老夫:作者自谦之词,自称年老体衰的人。
【注释】 北风:指北方的寒风。浪向南来:波浪向北,因为北风的作用,所以浪向南流。自爱:自己喜爱。鱼肥:指鱼儿肥美。酒瓮:用来装酒的大坛子。开:打开。七尺竿:指七尺长的钓竿。三尺艇:指三尺宽的小船。朝朝:每日。系:拴、绑。子陵台:指东汉隐士严光的钓鱼台。子陵:严光的字,因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改名为光。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北风吹浪向南来”,是说北风把大浪吹得向南方来了
陇州咏物诗四首选二 其二 鹰 陇山纷燕雀,稀见海东青。 天地向空阔,烟云抉杳冥。 平芜一睥睨,凡鸟几膻腥。 不羡金绦宠,飞腾绘尔形。 注释:陇山纷燕雀,稀见海东青。陇山指的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部和甘肃省东部的山脉,这里的燕子和麻雀很常见;而海东青则是传说中的一种猛禽,生活在辽东半岛,非常罕见。天地向空阔,烟云抉杳冥。天地之间显得空旷辽远,烟雾缭绕,仿佛通向了另一个世界。平芜一睥睨,凡鸟几膻腥
陇州咏物诗四首选二 其一 蝉 寄托在高旷,翻遭俗耳惊。 千崖集秋气,万木奏商声。 歌有楚骚逸,言如晋代清。 谅因发幽滞,天籁自孤鸣。 注释: 1. 寄托在高旷:指蝉的歌声高亢嘹亮,能够传得很远。 2. 翻遭俗耳惊:意思是虽然蝉的歌声非常美妙,但是人们却因为不理解它所表达的意境而感到惊讶。 3. 千崖集秋气:形容秋天的景象十分美丽,山崖之间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4. 万木奏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