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
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
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
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
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
已出尘埃外,立脚判牢强。
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

【译文】

入竹谷,不张伞遮阳,中午热得背水喝。

外头太阳炙人忍一刻,内里热气久忘之。

僮仆望竹谷趋去,獐子麋鹿急藏身。

两崖面东西相对立,一涧如盘水中流。

下洗功德水,旁熏知见香。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

已出尘世外,立脚判牢强。

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

【赏析】

《入竹谷》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清丽,韵味隽永。全诗以“竹谷”为背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宁静的高尚志趣。

首联“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意思是说:炎热天气中出行,不张开雨伞遮挡阳光;中午热得难以忍受,便背些水喝。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在炎热的夏季,烈日当空、阳光刺目,而诗人却毫不在意,他选择了一条僻静小道而行,不为烈日所扰。这种从容淡定的心态,既反映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也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颔联“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处竹林时的心理状态。尽管外界灼热难耐,但诗人内心却是平静的。这种内外反差,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品味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与执着追求。

颈联“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描写的是竹谷中的动物们。它们看到有人进入竹谷,都会急忙跑进树林深处躲避烈日。而獐子和麋鹿则更加机敏,它们会迅速地躲进树丛或石缝中,以免被阳光晒伤。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竹谷的幽静与安宁,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尾联“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继续描绘了竹谷的景色。诗人站在山谷间,俯瞰着两侧的峭壁和中间流淌的小溪,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之中。同时,诗人也在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他看到山泉从山崖间涌出,汇成一条清澈的小溪,沿着山谷蜿蜒前行。而那散发出的香气,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竹林、溪流、山崖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竹林之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人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希望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品质的追求与重视,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