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朝廷台阁诰命旃臣,谁知九龄风度;
恸海内北斗泰山之望,顿失韩子仪型。
【解析】
此联是说张百熙,原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因反对“戊戌变法”而落职。联首句写他昔日的辉煌,次句写他今日的落泊。
【答案】
译文:问朝廷台阁诰命旃臣,谁知九龄风度;恸海内北斗泰山之望,顿失韩子仪型。
注释:台阁:指朝中官署;诰命:封爵授官的文书;旃臣:即大臣。九龄:指唐玄宗李隆基。韩子仪:唐代名将,曾平定安史之乱;北斗、泰山:均为帝王之象征。
问朝廷台阁诰命旃臣,谁知九龄风度;
恸海内北斗泰山之望,顿失韩子仪型。
【解析】
此联是说张百熙,原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因反对“戊戌变法”而落职。联首句写他昔日的辉煌,次句写他今日的落泊。
【答案】
译文:问朝廷台阁诰命旃臣,谁知九龄风度;恸海内北斗泰山之望,顿失韩子仪型。
注释:台阁:指朝中官署;诰命:封爵授官的文书;旃臣:即大臣。九龄:指唐玄宗李隆基。韩子仪:唐代名将,曾平定安史之乱;北斗、泰山:均为帝王之象征。
【解析】 此联是说张百熙,原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因反对“戊戌变法”而落职。联首句写他昔日的辉煌,次句写他今日的落泊。 【答案】 译文:问朝廷台阁诰命旃臣,谁知九龄风度;恸海内北斗泰山之望,顿失韩子仪型。 注释:台阁:指朝中官署;诰命:封爵授官的文书;旃臣:即大臣。九龄:指唐玄宗李隆基。韩子仪:唐代名将,曾平定安史之乱;北斗、泰山:均为帝王之象征
周光棨是清代诗人。 字若柯,南和人,生活在清朝的世祖顺治末年。他的生活经历显示了他并非一位轻易放弃科举考试的学者,而是选择专研诗词以抒发情感。周光棨的诗歌创作风格温润清脱,他的诗集《葭里集》共六卷,其中包括了《葭里二集》与《葭里三集》,这些作品在《四库总目》中被传颂
诗句 1. 挽郭嵩焘联 - 注释:这是一首悼念已故之人的挽联。 - 译文:我们仰望着您,郭嵩焘先生。八月时,您乘坐仙槎(传说中的神船),在海国(指中国)中引起人们的共同悲伤;您的乡邻经过您的墓地,看到那一抔(pou)坟墓土,仍然记得您的名字,尊敬您,就像鲁朱家(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贤臣)。 2. 中外仰台垣,八月仙槎,海国同悲张博望; - 注释
【解析】 此诗为挽郭嵩焘联,上句是说郭嵩焘生于斯邱地而灵秀,下句说近代乡贤李文恭与左文襄鼎峙。“斯邱地气以人灵”,意为这方水土因郭嵩焘而显得灵气;“画江山外湄江水”,意为郭嵩焘的才华如同画师一般绘出一幅幅江山美景和湄江水色。 “近代乡贤谁鼎峙”,意为近代有谁能像李文恭、左文襄这样杰出?“李文恭后左文襄”,意为李文恭之后,没有人能超过左文襄(李鸿章)。 【答案】 上句是说郭嵩焘生于斯邱地而灵秀
【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根据提示默写出指定句子。答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如“激风云、投笔从戎、大名垂宇宙、鞠躬尽瘁”。 【答案】 奇气激风云,自投笔从戎,国家再起:彭玉麟是湘军的主要将领,他在武昌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保卫清朝统治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一生以忠君报国为己任,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又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镇压人民革命的洪流之中,继续为清朝效力。 大名垂宇宙,竟鞠躬尽瘁
【注释】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 少陵:杜甫的别号。 【译文】 后来居上,范希文差不多懂得这个道理; 从前听讲,如今皇上可与他一起谈论诗歌。 【赏析】 《岳阳楼联》是一首七言对仗工整、格律严谨的楹联,由明末清初文人王夫之撰写并书写于岳阳楼上。这副楹联以简洁凝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沉忧虑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崇尚道德、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第一句“后乐先忧”出自《论语·述而》
【注释】 意山园: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南。别墅:住宅。联:对联,一种文学形式。 莫向外人道:不要告诉外人。 有花便是深山春:只要有花,就是春天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写的,表达了他与友人相会的喜悦之情。诗中“此地”指的是宜兴,“莫向外人道”的意思是不要告诉外人,“有花便是深山春”的意思是只要有花,就是春天的景色。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注释】 下和洞联:作者的友人李德裕曾为《李绅集序》中有“下和洞联”句,后以此代指李绅诗。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叙事、抒情。开头二句是写景,写诗人对友人李绅的怀念。“重阳”,即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诗人的生日,故用“胜境”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淮水环流”,写淮河环绕着中原大地,而李绅却英年早逝。接着两句写李绅的不幸遭遇,他的高才大略未得施展就已遭逢国难;他忠心耿耿地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