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注释】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
少陵:杜甫的别号。
【译文】
后来居上,范希文差不多懂得这个道理;
从前听讲,如今皇上可与他一起谈论诗歌。
【赏析】
《岳阳楼联》是一首七言对仗工整、格律严谨的楹联,由明末清初文人王夫之撰写并书写于岳阳楼上。这副楹联以简洁凝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沉忧虑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崇尚道德、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第一句“后乐先忧”出自《论语·述而》,原意为享受安乐时也要想到忧愁,比喻做事要顾全大局,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这里用来表达范仲淹的政治理念,即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也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定繁荣而担忧。
第二句“范希文庶几知道”中的“范希文”指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品质著称于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范仲淹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希望像范仲淹一样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定繁荣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第三句“昔闻今上”中的“今上”指的是当时的皇帝,诗人在这里用“昔”和“今”来对比时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形势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皇帝的忠诚和期望,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支持。
第四句“杜少陵可与言诗”中的“杜少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于世。诗人用“可与”来表示自己与杜甫相比还有所不足,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杜甫的崇敬和学习之情。
整副楹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