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官仍谓拙,巧宦总难为。
一失山中足,常愁世上眉。
名原因自立,清已被人知。
便学陶彭泽,须裁归去辞。

【注释】

1.汝宁:今河南正阳县。2.司理:古代司法官的职称,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彭公:指彭泽,曾任汝宁郡司理(司法官职)。3.拙:不巧。4.巧宦:巧佞的官吏。5.山中足:在山野之中自得其乐。6.常愁世上眉:常忧愁于世俗。7.名原因自立:名声由自己的行为而建立。8.清被:被认为清高。9.归去辞:回家去时告别的话。

【赏析】

此诗作于罢官后。彭泽是唐穆宗时期的一名地方官员,曾一度任汝宁郡司理,后因事被贬,于是写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首联写诗人自己觉得做官不如不做官好,做了官总难为情。

颔联写诗人离开官场之后感到自由自在,但常常为世俗之事所忧虑。

颈联写诗人以陶潜自比,认为自己虽然已经脱离了官场,但名声还是靠别人的吹捧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应该谦虚谨慎。

尾联写诗人打算学习陶潜的隐居生活,但又要告别家乡,所以应该写一些辞别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