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友看山心自怡,搜岩剔壑足忘疲。
最经意处难穷述,会料君来有好诗。
乱石欹松皆妙理,晴岚烟嶂助奇思。
严陵台下滩声急,似怪浑毫到此迟。

【注释】

1、同治戊辰:清穆宗同治帝的第二个年号。

2、湘文观察:指湘文公,湖南长沙人,曾任衢州知府。

3、有书见招:即有书信相邀。

4、事牵率:因事而耽搁。

5、最经意处难穷述:最值得注意的地方难以描述尽。

6、会料君来有好诗:我估计你回来时一定有很多好诗。

7、乱石欹松:形容山石错落,松树斜倚。

8、晴岚烟嶂:晴朗的天空和烟雾迷蒙的山峰。

9、严陵台下滩声急:严陵湖在杭州西郊,这里泛指钱塘江上的滩头。

10、浑毫:指笔力雄健。

【赏析】

此诗是诗人到严陵湖一带游览,与友人相见后作的一首七绝。

开头两句:“访友看山心自怡,搜岩剔壑足忘疲。”诗人到朋友家去拜访,一路上欣赏着美丽的山水风光,心情非常愉悦。他游遍山峦岩壑,不觉十分疲劳。首句中的“访友”点明题旨,说明这是一次外出游玩;次句则写出了他游览的目的及过程。

第三句:“最经意处难穷述,会料君来有好诗。”诗人最感兴趣的地方难以一一描述出来,所以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但他相信友人这次来访,一定会有很多好的诗作。

第四句:“乱石欹松皆妙理,晴岚烟嶂助奇思。”诗人对山石、松树等都十分赞赏,认为它们都很美妙,而且还能激发他的灵感。

第五句:“严陵台下滩声急,似怪浑毫到此迟。”严陵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诗人站在岸边,听到波涛拍打着石头发出的声响,觉得很奇怪,好像自己用笔描绘不出这里的美景。

这首诗写于同治戊辰年秋天,当时湘文公任衢州知府,邀请诗人游览严陵湖一带的山水。诗人欣然赴约,一路游赏,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