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千里过淮流,枨触前游悔此游。
遍地干戈成浩劫,几家门户掩清秋。
沙寒白骨闺人梦,江冷青枫旅客愁。
满目山河长太息,诸君何日战功收。
【解析】
“一片”二句:意思是船帆在淮水之上飘荡,触景生情,想起当年游历时的情形,现在却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
“遍地”二句:意思是到处都是战乱,家家门户紧闭,秋天里一片萧条。
“沙寒”二句:意思是沙地寒冷,白骨被埋在地下,闺中的女子只能在梦中寻找安慰。江水寒冷,青枫树也被冷风吹得发抖,使旅客感到愁苦。
“满目”二句:意思是眼前看到的都是山河,不禁长叹。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争,让国家安定下来。
【答案】
译文:
船帆在淮水之上飘荡,触景生情,想起当年游历时的情形,现在却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遍地的战火和硝烟已经把家园变成了废墟,家家门户紧闭,秋天里一片萧条。沙地寒冷,白骨被埋在地下,闺中的女子只能在梦中寻找安慰。江水寒冷,青枫树也被冷风吹得发抖,使旅客感到愁苦。眼前看到的都是山河,不禁长叹。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争,让国家安定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舟过淮河时所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写诗人经过淮河,感慨万千。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往事,由过去的美好回忆而产生如今的遗憾与后悔。“千里”二字写出船只行程之远;“过淮流”指诗人乘船行经淮河之上。“枨触”即触动、触发之意。“前游”指的是诗人以前曾经出游的情景。这两句写诗人因见眼前的景物而触发往日的回忆,从而产生了一种时光易逝之感。
颔联承上启下,描写了战后的荒凉景象。“遍地干戈”形容战后百姓遭受的战争灾难;“几家门户”则点明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掩清秋”既指战乱后人们的心情,也暗示出诗人对这种情景的悲凉之感。这四句诗从空间上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从时间上表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深切同情。
颈联写诗人所见所感。“沙寒”两句是说,沙地上到处是死难者的尸体,连梦中的女子也在寻找安慰。“江冷”两句则是说,江上的江岸变得寒冷,树上的树叶也变冷了。这两联通过写自然景色来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破坏。
尾联写诗人的感慨与希望。“满目山河”指眼前所看到的山河。“太息”二字写出诗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尾联最后一句“何日战功收”表达了诗人期盼国家早日平定战乱、恢复和平的强烈愿望。这既是对当前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诗人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