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天涯见晚晴,去年今日别神京。
瀛洲一夕东风劲,愁绝明朝听雨声。
注释:
四月七日偶成(甲寅-丙辰):这是诗人在丙辰年(1086年)四月七号写的一首诗。甲寅和丙辰是宋神宗熙宁五年至九年(1072-1076),这一年是宋神宗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也是苏轼任杭州通判的一年。
细草天涯见晚晴:细草在天边可见,傍晚的天空晴朗。
去年今日别神京: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离开了京城(神京,指当时的首都东京开封府)。
瀛洲一夕东风劲:瀛洲,指蓬莱山,位于今山东蓬莱县东,这里用瀛洲代指京城(东京)。一夕东风劲,一夜春风很猛烈。
愁绝明朝听雨声:明天早晨将听到雨声,愁绪已经到达了极点。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五年四月七日,时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怀念之情以及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细草如茵的画面;二句叙事,回忆起去年春天离开京城的情景;三、四句写景抒情,通过“东风”和“听雨”两个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