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三千里,浮生十八年。
杜勤期射策,杨信枉参玄。
穷巷馀衰草,荒庵有暮烟。
江城今夜雪,齧指恐无眠。
解析这首诗,我们可以从其内容、形式和情感三个维度来展开:
- 内容:
- 归梦三千里: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故乡,那里的山水如梦境般遥远,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浮生十八年: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十八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生命的旅程显得短暂而匆忙。
- 杜勤期射策,杨信枉参玄:这里提到了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学者,杜甫和杨慎,他们的勤奋与才华令人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穷巷馀衰草,荒庵有暮烟:描述了一幅荒凉的场景,衰草满布的小巷和夕阳下的烟雾,营造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 江城今夜雪,啮指恐无眠:描绘了江城的冬季景象,雪花飘落如同细沙,让人难以入眠,反映了诗人的不安和忧虑。
- 形式:
- 七言律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遵循严格的格律规则,体现了诗歌的严谨性和音乐美。
- 情感:
- 怀旧与思乡:整首诗弥漫着深深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眷恋。诗人通过对故乡的回忆,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距离感的哀伤。
- 时间与生命:通过对“浮生十八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性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如杜甫和杨慎的敬仰之情。
- 孤独与忧郁:结尾的两行,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担忧,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从弟杜宝挽歌词 其三 (戊戌)》是一首充满怀旧、思乡、孤独与忧郁情感的七言律诗。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展示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