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镫收焰药炉边,妙相俄生十丈莲。
解道空花即浮世,自然明镜现当前。
贝多一切原无字,他化何曾别有天。
痴绝旧时共命鸟,犹难参透是情禅。

【注释】

残灯:残灯已熄,表示天黑。

收焰药炉:收灭了火焰的药炉

妙相:佛家语,指佛或菩萨的形象、仪态等。

十丈莲:指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的故事,释迦牟尼佛以一朵金色的花示众,众弟子不解,唯有迦叶尊者微笑而悟。后来迦叶尊者被尊为“初祖”。

解道:理解、领悟之意。

空花: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

浮世:尘世间。

他化:佛经中称其他众生的转世投生。

何曾:如何,怎样。

情禅:禅宗的术语,指禅理和情感融为一体的禅修方法。

【赏析】

这首诗是题画诗,作者通过题词,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及感受。

首联“残灯收焰药炉边,妙相俄生十丈莲”,描绘的是一幅画面:夜晚时分,灯火已灭,药炉旁边,佛祖妙相(佛)突然显现出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暗示佛的出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

颔联“解道空花即浮世,自然明镜现当前”,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感悟。诗人认为,佛祖的出现就像是一朵空花,但实际上却是真实存在的。佛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出现就像自然界的明镜。这句诗将佛祖的出现比喻为自然现象,强调了佛的出现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贝多一切原无字,他化何曾别有天?”,诗人进一步思考了佛法的本质。他认为,佛祖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文字的描述,而是由于他的本性。也就是说,佛祖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宇宙万物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本质的理解,认为佛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精神。

尾联“痴绝旧时共命鸟,犹难参透是情禅”,诗人以鸟儿为例,说明人们往往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而难以领悟到真正的佛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的批评,认为人们往往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无法理解佛法的真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诗人认为佛法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不是虚无缥缈的;佛祖的出现是因为他的本性,而不是文字的描述;人们应该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去领悟佛法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