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池台日又曛,重帘消息不胜闻。
招邀彩凤输萧史,怅望青翰付鄂君。
直遣流波终到海,可能坠雨更为云。
检衣仍惜馀香在,肯为春阴费夕熏。
无题四首 其二 (癸亥)
飞絮池台日又曛,重帘消息不胜闻。
招邀彩凤输萧史,怅望青翰付鄂君。
直遣流波终到海,可能坠雨更为云。
检衣仍惜馀香在,肯为春阴费夕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中的第二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首句“飞絮池台日又曛”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飞絮如同飘散的柳絮般轻盈地落在池台之上,而阳光已变得昏暗。这里的“飞絮”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无奈。这种景象不仅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也唤起了读者的共鸣。
次句“重帘消息不胜闻”表达了对某种消息或情感的渴望却又无法得到回应的复杂心情。这里的“消息”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消息或期望,但诗人未能及时得知,内心充满了遗憾和焦虑。
第三句“招邀彩凤输萧史”则转向了另一层情感,这里通过彩凤和萧史这两个典故来表达一种失落和哀愁。彩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美好和高洁,而萧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代表着超凡脱俗。在这里,彩凤的失意和萧史的悲哀相互映照,加深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第四句“怅望青翰付鄂君”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情感。青翰是指代书信或者信息,而鄂君则是传说中的楚国使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未知结果的担忧和不安。
第五句“直遣流波终到海”则以自然景观作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态度。流波终至大海意味着无论多么强烈的愿望或行动,都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接受现实的心态。
最后一句“可能坠雨更为云”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和升华。这里的“坠雨”象征着希望和期待,而“更为云”则暗示着变化无常和难以捉摸的宿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命轮回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爱情和自然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人类共同经验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