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山藏,湖海朅来成大隐;
经纶遗业在,坛坫东南失道师。
【注释】
挽:吊唁,哀悼。念慈:费念慈,字心远(1869年-1954年),江苏苏州人。清末民初文学家、诗人。曾与沈曾植、王鹏运、陈三立等同为南社会员,又与柳亚子等人为“南社十才子”。著有《心远堂诗文集》。联:对联。书画名山:指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湖海朅来成大隐:意谓远离尘嚣,来到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成就了一位隐居的高士。经纶:治理,筹划。遗业:遗留下来的功业。坛坫:古代讲学论艺的地方。东南失道师:在东南地区失去道义和师法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悼念著名书画家、诗人费念慈的作品。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费念慈的深厚情谊和对其逝世的惋惜之情。
首句“书画名山藏”,描绘费念慈一生致力于书画艺术,其作品如同藏在美丽的山水之中,难以寻找。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书画作品比作山水,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费念慈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湖海朅来成大隐”,意指费念慈远离喧嚣的都市,来到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成就了一位隐居的高士。这句诗既体现了作者对费念慈的喜爱,也表达了对其高洁品德的敬仰。
第三句“经纶遗业在”,意味着费念慈一生致力于书画艺术,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这里的“经纶遗业”是指费念慈留下的书法绘画艺术成就,而“遗业”则强调了他的艺术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
末句“坛坫东南失道师”则暗指费念慈的去世给东南地区的文化事业造成了损失。这里“坛坫”指的是学术讨论和技艺交流的场所,“失道师”则表示失去了指导者或榜样。整句诗既表达了对费念慈逝世的惋惜,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界的损失。
整首诗通过对费念慈生平的回顾和对他的艺术成就的赞扬,以及对其逝世的惋惜之情,展现了作者对费念慈深深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